1.2电解质的电离1、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常见的电解质2、能建立电解质的电离模型,能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1、电解质的判断;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初中物理我们学习了金属导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形成了电流。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些物质的溶液是导电的,例如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通常会向水中加入一些化合物,如:。主要原因是纯水。实验1-2: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少量硝酸钾固体和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转化为相应的溶液,重复上述的导电性实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观看熔融硝酸钾导电性实验录像,结论为1、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主要包括:非电解质:【练习】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稀硫酸,⑤熔融的碳酸钾,⑥硫酸钡,⑦蔗糖,⑧二氧化碳,⑨液态氯化氢,⑩乙醇,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导电的是:在进行电解质判断的时候是要注意的是:(1);(2);(3)【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2、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存在实际上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依然不导电?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熔融的氯化钠导电的原因是:电离:从电离的角度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3、电离方程式:尝试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将结果进行交流讨论。KNO3=HNO3=BaCl2=HCl=NaOH=H2SO4=书写电离方程式应该注意:(1)(2)观察上面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酸的本质定义为【练习】已知HClO4是一种酸,则其溶于水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是和。【练习】书写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根据其分类,总结碱和盐的本质。NaOH=KOH=Ba(OH)2=Ca(OH)2=(NH4)2SO4=Ba(NO3)2=Na2CO3=Al2(SO4)3=碱:。盐:。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熔融的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2.在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的化合物是()A.MgCl2B.KClO3C.BaCl2D.HCl3.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是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C.氧化钙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钙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钙本身电离生成的,因而氧化钙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物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A.①③④B.③④⑦C.②③④D.⑤⑥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溶液都是纯净物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A.全部B.⑤⑥C.③④D.①②6.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产生的是()A.Na+、OH-、SOB.H+、SO、Cl-C.Na+、K+、OH-D.K+、Na+、Cl-7.今有11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BaSO4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融的KNO3;⑩NH3;盐酸。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填空答案】均不发光;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水均不导电;都发光;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均导电;熔融的硝酸钾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等化合物;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或者说除电解质以外的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