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2.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3.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4.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实质。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究归纳阅读教材P13~P14,思考并填空1.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2)电子能量与运动的区域电子能量较低―→运动区域离核较近。电子能量较高―→运动区域离核较远。2.电子层(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也称作洋葱式结构)。(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表示方法n1234567字母KLMNOPQ离核远近―→由近到远能量高低―→由低到高3.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K层,充满后再填充L层。自我测评►———————————————————(做一做)1.判断正误:(1)原子核外电子先排内层再排外层,由内到外电子的能量越来越低。(×)分析:电子先排内层再排外层,故由内到外电子的能量越来越高。(2)某元素原子K层和M层的电子数相等,该元素为Be。(×)分析:K层做内层有2个电子,M层有2个电子时,该元素原子核外共12个电子,该元素为Mg。2.思考:19号元素K的原子结构能否写成?请利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作出解释。提示:不能。写成违反了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规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理解和套用。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解析:选B。A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8,这是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B中核电荷数为11,这是Na的原子核,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1价,Na+的核外应有10个电子,而图中核外只有9个电子,错误;C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17,这是1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D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7和18,这是17Cl-的结构示意图,正确。[认知总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四最”(1)“一个最低”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内向外从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较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2)“三个最多”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如K、L、M、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32。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是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电子数最多是18个。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例如:(2)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各符号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一样,但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讲练互动典例剖析题组训练[典例剖析](2015·福建泉州高一检测)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在1~18号元素中,符合题给要求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依次为2、1和2、8、5,为Li和P。[答案]B[规律方法]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的种类电子排布的特殊关系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Li、Si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Ne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H、Be、Al最外层有1个电子H、Li、Na最外层有2个电子He、Be、Mg[题组训练]题组一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选A。Mg2+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A选项正确;Cl原子最外层应该只有7个电子,B选项错误;Ar的最外层和次外层均有8个电子,C选项错误;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该是,D选项错误。题组二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决元素推断题2.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