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知道邓小平早期的求学历程。了解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归纳邓小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历史贡献。了解邓小平对解放西南与和平解放西藏做出的贡献,认识邓小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努力。一、在革命的风暴中1.走上革命道路(1)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2)在周恩来、赵世炎影响下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为中共旅欧支部党员。(3)1926年初,赴苏联学习。年底回国工作,在西安冯玉祥国民军举办的中山军事学校任政治处长。2.土地革命时期(1)大革命失败后,曾在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工作,后到上海任党中央秘书长。(2)1929年,领导策动南宁兵变,后又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3)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受到打击。(4)红军长征抵达遵义前,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特别提醒]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与当时的其他起义不同,它不是大规模流血的武装暴动,而是策动兵变,使共产党掌握了军队,进而顺利地建立了红军和根据地。二、征程岁月1.全面抗战时期(1)1938年初,与刘伯承指挥了长生口、响堂铺、神头村、关家垴等战斗。(2)粉碎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九路围攻”,在冀南、冀鲁豫平原实施战略展开,奠定了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础。2.解放战争时期(1)1945年,与刘伯承指挥发起上党和平汉战役,配合了重庆谈判。(2)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3)1948年与刘伯承、粟裕等指挥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兵锋直逼长江北岸。(4)1949年,起草《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直接指挥了渡江战役。[特别提醒]邓小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军事家。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直接指挥了多次战役,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政治路线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维护党的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开国之初1.巩固政权(1)1949年,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行动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2)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西南局完成进军西藏的计划,并起草相关政策,为西藏和平解放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做出贡献。2.党的建设: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论述中共须加强自身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化问题。3.经济建设(1)中共八大以后,邓小平到各地视察工作,强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2)与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恢复农业生产提出具体建议。(3)主持制定关于企业管理的“工业七十条”,强调专业化协作和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重要性。(4)1962年初,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要正视困难、作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全力进行调整,成为“七千人大会”的基调。(5)在恢复农业生产中,邓小平支持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做法。(1)邓小平参加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2)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深入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在革命岁月中的突出贡献史料一一天(1933年),邓小平被叫到一间屋子里,①有人挥舞拳头,拍打桌子,大声地对他喊叫:“你的三次书面检查,全是在为你自己歌功颂德,错误一点都没有承认,现令你向党写第四份申明书,假如继续抵赖下去必须考虑你的党籍。”邓小平坚定地表示,“我要说的都说了,每句话我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全是真话实话,我可以用党性来保证负责,现在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史料二邓小平表示,“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②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把中原野战军打光了也值得”!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后面追敌迫近,情况十分危急,他亲临前线,向全体将士发出命令:“现在除了坚决过去,没有别的出路,即使前面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要坚决打过去。”①画线信息指1933年邓小平遭到党内“左”倾领导者的批判和打击。②画线信息指1947年6月,邓小平、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