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嬴政为大王,未受谴责C.公元前218年,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赐给的一块封地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解析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郡尉不可能再有封地,C项错误。答案C2.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A.炫耀文治武功B.祭祀天地神祗C.神化君主统治D.报答天地之恩解析材料以古代帝王封禅意图为考查点,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古代帝王之所以多次举行封禅大典,根本意图在于借封禅神化君权,维护统治。答案C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光武中兴C.西晋统一D.开元盛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分析和判断能力。在上述四个事件中,只有秦统一六国具有上述影响,它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答案A4.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的“________”应()。A.皇帝B.太慰C.御史大夫D.丞相解析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但是调兵权在皇帝手中,丞相和御史大夫不负责军事。答案A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解析材料内容所体现的主要是一系列的郡、县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正确选项为C项。答案C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解析从材料中“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可知,这句话指的是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答案B7.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解析由“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可知,“陛下”代称“皇帝”说明了专制皇权不可逾越。答案B8.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解析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有修改但始终没有突破其基本框架。答案C9.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质特征的是()。A.推行郡县制B.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吏C.制定法律镇压人民的反抗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C、D两项不符合题意,A项是地方管理体制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只有B项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才能说明集权的本质特征。答案B能力提升(14分)10.根据漫画回答问题:请回答: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14分)解析本题为原创的探究性试题,情景新颖,答题思路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北击匈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