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人民版选修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权的君主任命本国或本地区主教的权力,这是教权高于王权的反映。教权与王权矛盾的尖锐,是欧洲一些封建主要求摆脱教皇势力,脱离天主教会控制的原因。答案A2.中世纪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②组织十字军东征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④教权高于王权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④是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表现,可排除带④的A、B、C三项。答案D3“”.中世纪时,天主教及其教义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紧箍咒。天主教及其教义的思想基础是()A.理性高于信仰B.原罪说C.信仰高于理性D.禁欲说解析理性是指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客观准确判断事物的能力;而信仰则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天主教会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禁锢人性,大力宣扬信仰高于理性,防止人们对其宗教谬论提出异议。答案C4.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发动民众的主要手段是()。A.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B.揭露教会的腐败和黑暗C“”.宣传异端宗教思想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解析一方面中世纪欧洲封建神学势力强大,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中尚未产生新思想,所以,只能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答案C5.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A.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物B.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C.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解析16世纪初,德意志地区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利用其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德意志地区的大量财富纷纷流向罗马。答案D6.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进行,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天主教内部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清除内部积弊,强化异端裁判所等。天主教内部改革的实质是()。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B.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C.缓和西欧阶级矛盾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析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来看,其改革仍然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答案B7.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解析信仰自由说明人可以有自由和独立性。A、C、D三项的表述均与事实不符,故选B项。答案B8.卡尔文和马丁·路德的共同主张有()。①简化宗教仪式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个人可直接与上帝交流④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只是卡尔文改革中的内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此类题注意用排除法。答案A9.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是一场强化王权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自上而下保留天主教会势力的宗教改革B.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C.规定《圣经》不是信仰的唯一标准D.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房屋等财产“”解析由题干中强化王权的信息出发,比较选项,B最符合题意,因为B使国王摆脱了教皇的控制,最能显示王权的强化。答案B10.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解析注意结合史实分析各项。教随国定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结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