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与地坛教案VIP免费

我与地坛教案_第1页
1/3
我与地坛教案_第2页
2/3
我与地坛教案_第3页
3/3
《我与地坛》教案史铁生教学目标:1.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文中重要的语段,理解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3.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两句话: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冰心)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爱,以至无穷。(陈独秀)很励志的两句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位能够做到如此境界的作家的作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幻灯片展示)二、知人论世1.先让学生自己谈谈所了解的史铁生。2.老师补充。史铁生,18岁到陕西插队落户,21岁因双腿瘫痪回北京。正是因为他自身的经历,他的部分作品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和精神困境。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手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真实反映生活。最让人感动的是2010年12月30日,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根据他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肝脏捐给需要的病患。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大奖杰出成就奖颁奖词如此评价他:史铁生用最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理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对于他作品的魅力以及人格的伟大,我们通过仔细研读他的文字会有更深刻的领悟。三、基础知识学生读一读,正音。宿命坍圮撅树枝捋胡须捋袖子窸窣熨帖倔强隽永隽秀亘古不变恪守四、整体感知问题:原文一共七部分,本文节选的事第一、二部分,大家概括一下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部分:写地坛,地坛给“我”的启迪。第二部分:写母亲,母亲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母亲的情感。五、研习第一部分1.既然第一部分主要写地坛,那么“我”眼中的“地坛”有哪些特点(用文中的词语)?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这些特点的?明确:特点:荒芜冷落、历尽沧桑、生机勃勃——荒芜但并不衰败刻画手法:细节描写,比如说第3段和第5段。2.第5自然段中,作者的视线为什么关注的是园中的蜂儿、蚂蚁、瓢虫、露水等这些细小的事物?明确:(1)“我”在地坛中百无聊赖,天天待在里面,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所以观察地较为细致。(2)这些小事物让“我”意识到不管微弱纤细的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和欢乐、悲伤、情趣,“我”也可以更应该拥有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3)为下文从地坛中悟出生死的道理作了铺垫。4.“我”在地坛中中悟出了有关生死的哪些道理?明确:应该活;如何活。5.第7自然段作者连用了六个“譬如”,试分析作者如何看待人应怎样活的问题。(学生自由读一读)明确:身处逆境,勇于和命运抗争;生命不停,奋斗不止;荣辱不惊,淡定从容;乐观坦然,坎坷、磨难中也有值得珍藏、回味的美好。6.合作探究文章的标题是“我与地坛”,如果换成“我在地坛”、“我爱地坛”、“地坛和我”你觉得哪个更好?并说说为什么。明确:“我与地坛”比较好。(1)地坛历尽沧桑,荒芜冷落,和“我”的人生经历似乎同病相怜,更能让“我”有一种相怜相惜之感。但是这个园子荒芜并不衰败,地坛里的醇厚凝重、超然博大的历史和生机盎然的情景又重新唤醒了“我”对生命的重新审视,所以地坛之于“我”,意味着新生。(2)“我与地坛”更能体现“我”与地坛之间是一种息息相关、血脉相连之感,更能体现地坛就是“我”的精神家园。(3)“我在地坛”只是体现了“我”所处的地理位置;“我爱体坛”只能体现一种赞美、热爱之情,不能足够彰显地坛对于“我”重要的精神意义;“地坛和我”两者位置交换,不能体现地坛对“我”的启迪中地坛作为“我”的精神引导者的位置。7.每个人的心灵也许都需要一个放松、栖息的园地。那同学们有没有类似地坛这样的“疗伤圣地”呢?明确:略。六、研习第二部分1.母亲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特殊的意义,那么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特点?明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与地坛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