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把握人称和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一、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即以"我"的口吻或角色展开叙述,它的作用是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第二人称,即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交流,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仍是站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的。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角色来叙述文章中人物、事件、场景等,常用"他""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不受任何限制,比较自由开阔。有时,出于文章需要,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人称出现。二、表现手法及作用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伏笔、铺垫、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前后照应、抑扬结合(欲扬先抑)、巧设悬念、讽刺手法等。1、象征: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而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作下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作用: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17、伏笔和铺垫:伏笔是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揭示或暗示;铺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作用: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答题技巧常见题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对策:1、了解象征等常见的表现手法;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及答题模式。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2分)翩()然萌()发褶皱()潮汐()2、完成词语填空。(8分)天衣无草长飞因地宜别具心耳不闻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C、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2D、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班级的同学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大扫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收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B.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古巴队的一传到位率。C.螳螂对人类的好处,它既能消灭害虫,卵巢还能入药。D.中新社香港1月7日电综合消息:印度洋地震大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十六万五千人。5、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