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以及反思第2页《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以及反思《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以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荷、珠”等12个字,会写“叶、是”等6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自主学习生字词,说出识字方法。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图片、字卡【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什么圆圆夜空挂?(月亮)什么圆圆饼儿中秋尝?(月饼)什么圆圆叶儿水里长?(荷叶)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猜谜的过程中,快乐走进课堂!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主识字第4页⑤发挥想象:眨着眼睛的小水珠在荷叶上还会做些什么?⑥再次读课文。3、看着小水珠和荷叶玩得这么开心,其余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赶来了,你瞧,他们是谁呀?(贴出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让学生自读第3——5段,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4、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并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读。四、拓展:1、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那一定也能给小朋友们带来欢乐,如果我们来到荷叶身边,你认为荷叶是我们小朋友的什么?设计意图:发挥正迁移的积极意义,构建学生的知识系统,即从课文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有层次有目的地模仿课文,直至日后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语言能力。2、面对一池美丽的荷叶和荷花,我们该怎样做?(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后反思】第5页这节课今天我是借班上的,说句实话,原以为效果会不太好,没想到上完课之后,博得了同学科的同事的一致好评。下面我把今天的得失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取长补短。一、识字方法灵活由于我正研究《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研究》这个课题,因此在这节课时说识字方法依然是重点,在此我非常感谢此班的语文老师任老师,她让孩子们昨天夜里做了充分的预习,因此今天的课上,孩子们各显神通,说出的识字方法灵活多样,令听课的老师以及讲课的我目不暇接,赞叹不已。他们不仅仅局限于“加一加”“换一换”,他们都喜欢采用“编顺口溜”“说字谜”等一些有意思的方式识字。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学的轻松,记得牢固。由于这种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到最后开火车的时候,每一列火车都顺利通过。二、以点带面,扶放结合在讲读过程中,我重点讲了第二自然段,也就是“小水珠“这一段,在这一段的学习中,我不光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为了让他们能读出味儿来,我课堂临时生成了几个问题:如:小水珠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吗?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又是什么样的呢?小水珠眨着眼睛,它还能看见什么?小水珠在荷叶上还能做些什么呢?等。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文本,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躺在荷叶上的小水珠。有一个孩子还惬意地闭着眼睛说:“哇,第6页躺在这摇篮里可真舒服呀!”为了能让孩子们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我适时进行范读,让孩子们在倾听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其实在学习第3——5段时,由于面对一年级孩子,第一次放手,让他们自学,没有想到孩子们竟然学习得那么好,他们自己能够解释出“停机坪”的意思,并且还能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有了一个很深的感慨,那就是不能小瞧孩子们的潜力。遗憾:1、由于时间有点仓促,在朗读指导上,特别是第3——5段内容的朗读,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听课教师建议我改变一下教学程序,明天不讲识字,专门讲一节朗读指导课。(压力不小,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文本,还需要我好好琢磨一下。)2、最遗憾的是,教室里没有多媒体,如果有的话,可以让孩子们更形象直观地亲近文本。另外我们都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如果教师能重视孩子们预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