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滚动检测5(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浙江学军中学期中,4)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这种转运方式会出现饱和现象B.钠离子可以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解析图示跨膜运输的方式为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有饱和现象,因不消耗能量,故细胞产生能量的多少对物质转运速率无直接的影响。答案C2.(·泰安质检)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亲本基因型为()。A.DDSS×DDSsB.DdSs×DdSsC.DdSs×DDSsD.DdSS×DDSs解析该题考查遗传规律中亲本基因型推断。据图中子代基因型:(1)DD∶Dd=1∶1,(2)SS∶Ss∶ss=1∶2∶1,由(1)向前推可知亲本中基因型应为DD、Dd,由(2)向前推可知亲本中基因型应为Ss、Ss,组合可得结论:DDSs×DdSs。答案C3.(·高考押题卷)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答案C4.(2013·浙南、浙北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解析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答案D5.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与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相同C.图2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光饱和点的变化D.图3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解析题图中CO2的吸收速率指的是净光合速率,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应该是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与15℃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由于呼吸速率不同,故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也不相同。答案B6.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A.0≤N≤100%B.00,n>0,故N=2mn>0,又因为(m+n)2=1=m2+n2+2mn≥4mn,故N≤50%。答案B7.下图表示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适应环境的个体,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答案D8“”.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一定得到纯合子③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④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全部正确B.①④C.③④D.全部不对答案D9.(·试题调研)如图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