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最后的姿势谭千秋洗漱吱吱废墟震撼凹下去幽默感诠释坍塌生死攸关第一次读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我想到的问题:1.这是谁的姿势?是一个怎样的姿势?2.他为什要做出这个姿势?3.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听读课文,思考完成:1.寻求问题的答案;2.试着围绕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想到的问题:1.这是谁的姿势?是一个怎样的姿势?2.他为什要做出这个姿势?3.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根据时间顺序,试着给课文分个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谭老师想平常一样早早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自然段):写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的感人经过。第三段(第8—10自然段):写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第11—12自然段)写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救生的姿势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救生的姿势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他出去散步,然后早早的赶到学校上班。天空阴沉沉的。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灾难的降临,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找出文中描写地震来临及地震时的句子,朗读品味一下,从中你读懂了什么。(1)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2)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3)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1)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2)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3)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地震情景的描述,刻画了环境的恐怖,从而烘托出谭老师临危不惧、忠于职守、机智果断、勇于牺牲的品质。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这段话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谭老师的言行一致,他的行动是他人生观的充分体现,他是“言传”“身教”的典范。)“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我的理解是:“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护救学生的自然姿势,正是这一姿势救出了4名孩子,也正是这一姿势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险面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为重,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的高贵品质。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张米亚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著,整个上身向前匍匐著,双手扶著地支撑著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著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