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缺陷的反思与解决策略攸县渌田中心小学陈飞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更大进步。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下面是对平时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的反思。现象一:片面追求形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有些教师则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要组织小组活动。于是,他们置50-60人班级的客观条件而不顾,将课桌椅摆成了长方形或圆形。他们认为,调整了课桌椅的位置就是体现合作学习,就是实行了小组活动,但事实上,上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并不变,仍然施行填灌式教法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整个课堂毫无生趣。思考: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一旦脱离了具体的教学环境就会失去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可借鉴性。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盲目追求形式。解决方法:深入理解课标: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改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照搬,那种脱离自己学生实际的模仿是无意义的,更是无效的。合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位置上的变化,而应该是有意义的,有效的语言的运用及生成。课改需要教师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充分理解课改理念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以及不同的授课内容灵活运用活动方式,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提高课堂效率。现象二:人为降低学习要求,回避学生错误:请看下面一个案例:《牛津小学英语》5B/Unit4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结束新授课时能够掌握dancebeautifully、runfast、walkcarefully、jumphigh等词组,且在交流中能较熟练地运用。于是教师便安排学生进行了一个小组操练,即用“Canyoudancebeautifully?”进行替换练习,并做出相应的回答。3分钟后教师进行了小组汇报,由于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beautifully这一单词的学习并不到位,因此采用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学生回答Yes,Ican./No,Ican’t时很熟练,整个汇报过程如行云流水,表面看学生掌握地非常好。在这个小组活动中,教师却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人为的降低了学习任务的要求。教师通过巧妙的偷梁换柱,使学生在小组汇报时,根本就没有机会运用到所学的新语言,教师因为怕学生犯错误而一味的回避学生的错误,视错误为猛虎,只是让学生对旧知进行了若干次的机械重复。这样的小组活动有何实效性可言?思考:新课标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新课标还要求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中,其所设计的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而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怕学生说的不好,却采取了“避重就轻”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利,使本该四会的单词降低为一会,甚至在汇报时连学生说新单词的权利都剥夺了,长此以往,学生学的还是“哑巴英语”。解决方法:把“错误”做为课程资源: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对待学生语言上的错误应该更加宽容。我们应该微笑着面对这些错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