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听课反思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利用媒体向学生出示几个重大的节日,让学生说出时间是几月几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前已经发到学生手中的日历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而且还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感知,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自主学习:1、一年有几个月?2、每月有几天?3、31天的月份有几个?4、30天的月份有几个?5、2月份的天数有没有变化?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注重指导。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后,教师接着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都有30天,是小月;二月是平年有28,闰年有29天。三、教学中,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让学生明白了大月和小月的天数以及平年、闰年二月的天数后,让学生计算一年有多少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学生在汇报成果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连加;另一种是有二级运算的式子。教师在评价时,注意对学生计算方法的指导,也注意了计算方法的优化。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对大月小月的记忆,教师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左拳头记忆法;二是儿歌记忆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达到了教学效果,特别是让同座相互抽查,更达到了巩固的效果。此外,还让学生在年历中勾出自己喜欢的日子,特别是勾出父母的生日,让学生受到了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