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复习文言文议论篇复习教案复习内容:《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治水必躬亲》《陋室铭》《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目标:1.生字词.多音多义词.古今异义字词等的读音。2.重点字词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近义)词.词性活用.常见文言虚词(之.而.于.以.其)等等)。3.重点句子的背诵默写和翻译(名句.佳句)。4.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以及运用的论证方法。复习重点:目标2.3.4.复习难点:目标4复习方法: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自主合作法综述:考点及知识点讲解:《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常见的考点是:1.文言字音——生字词.多音多义词.古今异义字词等的读音。2.字词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近义)词.词性活用常见文言虚词(之.而.于.以.其)等等。3.句子翻译——句子中除包含以上因素外,在句式上一般都有一定的特殊性4.朗读停顿与断句——特殊的句子或关键语段。5.背诵积累——名句.佳句。6.整体感知文章中心——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观点;揣摩品味重点词句,尤其是那些与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相关联的重点词句。复习内容:《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1、《捕蛇者说》的作者是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_,他的字是_____,他的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名,《捕蛇者说》的意思是。唐宋八大家是。2、给加点字注意啮()腊()挛()踠()瘘()疠()当()其租入嗣()几()死者数()矣莅()蹙()殚()踣()死者相藉()曩()隳()恂()缶()谨食()之熙()以俟()夫()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足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1)、解释下列字词a、质()b、章()c、以()d、啮()e、得()f、以为()g、可以()h、已()i、赋()j、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a.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b.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d.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e.言之,貌若甚戚者。4.问答题(1)文章开头从哪几方面写蛇之异?(2)为什么要写蛇之?(3)如此之毒(危险),永州的人为什么还要争着去做?(4)蒋氏的家况如何?说明什么?作者的反映如何?说明什?《捕蛇者说》练习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类活用)得而腊之以为饵:()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哀而生之乎:汪然出涕()乡邻之生日蹙()谨食之()安敢毒耶()2、辨下列词的不同用法及意思而黑质而白章:得而腊之以为饵:而吾以捕蛇独恂恂而起于告于莅事者吾祖死于是积于今六十岁矣苛政猛于虎之无御之者:哀而生之乎:言之余悲之:若毒之乎:得而腊之悍吏之来吾乡:今以蒋氏观之:毒若毒之乎:赋敛之毒:以以啮人:以王命聚之:以尽吾齿腊之以为饵:今以蒋氏观之:吾以捕蛇独存: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争奔走焉:时而献焉:犯死者二焉:不复出焉:赋岁赋其二:复若赋:入当其租入:竭其庐之入:岁岁赋其二:积于今六十岁矣:甚貌若甚戚者: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若貌若甚戚者:若毒之乎:生君将哀而生之乎:而乡邻之生日蹙:是吾祖死于是吾尝疑乎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自吾氏三世居是乡3、翻译句子(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3)君将哀而生之乎?(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6)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7)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4、填空(1)课文的中心句表明作者写作动机的一句是(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___________”的感慨。(3)、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