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九章第一节东南亚复习教案授课时间课型复习课课时数2教材分析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主要使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组成之东南亚篇的概况。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理分区之一。东南亚离我们国家很近,甚至有一些国家与我们国家接壤。因此,要更好的了解自己,就必须从了解邻居开始。教学重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的分布教学难点: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突破:让学生动手画出经过“马六甲海峡”的一些海上航运路线,突出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即“十字路口”的咽喉。学生分析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因此需要借助很多的图像来深化记忆。而且经纬线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不够纯熟,必须要将经纬线标的很清晰。而东南亚这一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将地区差异能够从地理的视角上分析出来。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板书设计学习目标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掌握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及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说出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点,说明上游和下游的地形特点,并能说明河流对农业,人口分布,城市的影响。3.读“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能说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掌握主要的农矿产品及主要的旅游景点。4.通过学习,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并培养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郝庄中学学教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备课人李彩虹指导者学习过程与方法:1、读图回答问题:①东南亚包括()和()两部分,东南亚位于亚洲的()部。②东南亚的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东南亚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东南亚位于();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主要介于()与()两条重要的纬线之间,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东南亚西临()洋,东临()洋,③东南亚位于()洲与()洲、()洋与()洋的“十字路口”上。()海峡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④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有()、()、()三个国家,湄公河的上游在我国境内称为(),萨尔温江的上游在我国境内外称为()。⑤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集中分布在()沿岸,是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河流沿岸地形(),()和()便利,农业发达。马来群岛地形以()为主,()面积狭小。⑥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主要是()气候,而马来群岛以()气候为主。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2、读“马六甲航线图”,回答问题:①填出图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A:()洋B:()洋C:()半岛D()半岛E:()岛②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马六甲海峡。用○加注释的方法。③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三个国家,其中()国家位于马六甲海峡两岸最窄处。④马六甲海峡地处()半岛与()岛之间,是()洋西岸与()洋、()洲东岸联系的重要的通道。3、读“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