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常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功能添加剂类型用途和功能热稳定剂阻止PVC分解,一般可使树脂热稳定性提高10倍有机锡稳定剂用于管材、管件、窗等硬制品钙/锌稳定剂既用于增塑剂,又用于接触食品的硬制品的稳定剂甲基锡和辛基锡复合稳定剂用于接触食品的容器含铅稳定剂具有良好的不导电性,用于增塑的电线电缆配料钡/锌稳定剂相对于钡/镉稳定剂,更易为环境接受,故用于成型制品、型材和电线涂层的增塑剂有机亚磷酸酯和受阻酚用作助稳定剂抗冲改性剂各种丙烯酸系树脂(如ABS)、氯化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加工助剂最常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树脂润滑剂有内润滑剂、外润滑剂,一般是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增塑剂PVC的结晶区起交联点作用,无定形区可接受大量的增塑剂,形成类橡胶状的材料。少量增塑剂可为特殊应用提供特殊性能邻苯二甲酸酯类最常用的增塑剂,因环境问题,有些品种(如DOP),有些国家在有些领域已禁止使用脂肪酸酯类欧洲出于对DOP毒性的担心正在用已二酸二异壬酯等替代DOP柠檬酸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制品苯甲酸酯用于抗沾污制品氯化烃赋予阻燃性和良好的电性能脂肪醇酸酯改善阻燃性、降低挥发性、使制品具有良好的低温柔性偏苯三酐降低挥发性,提供良好的低温性能环氧增塑剂降低挥发性聚合物类增塑剂降低挥发性填料用以提高刚性、降低成本和控制光泽碳酸钙是最常用的填料灼烧的粘土可改善电性能玻璃纤维提高拉伸强度和刚性,但有损延伸性滑石提高拉伸强度和刚性,但有损延伸性云母提高拉伸强度和刚性,但有损延伸性颜料特殊填料,赋予颜色炭黑、二氧化钛等常用填料,赋予颜色光稳剂起吸收紫外光的作用,炭黑和二氧化钛可起到光稳剂作用。苯并三唑的各种衍生物常用作光稳剂。一些热稳定剂和受阻胺光稳定剂具有特殊功效生物杀灭剂用于雨布、游泳池衬里、屋顶密封等制品的添加,经常是与PVC和其他助剂相容的稳定、耐候的含砷化合物阻燃剂PVC中的氯本身起阻燃作用。含增塑剂30%以上的软制品可能需要阻燃剂。一般为氧化锑、磷酸酯型增塑剂和卤化烃类PVC塑料的合成PVC塑料是由乙炔气体和氯化氢合成氯乙烯,再聚合而成。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是以乙炔电石法生产,50年代后期则转向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的乙烯氧化法;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PVC树脂都是由此方法生产的。但到2003年后,因石油价格暴涨,乙炔电石法成本反而比乙烯氧化法还要低10%左右,所以PVC的合成工艺又转向了乙炔电石法。PVC塑料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VCM)经悬浮、乳液、本体或溶液法工艺聚合而成,其中悬浮聚合工艺生产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一直是生产PVC树脂的主要方法,在世界PVC生产装置中大约占90%的比例(在世界PVC总产量中均聚物也占大约90%的比例)。其次是乳液法,用于生产PVC糊树脂。其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反应温度一般为40~70OC,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影响很大。悬浮聚合悬浮聚合通过不断进行搅拌使单体液滴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聚合反应在单体小液滴中进行。通常悬浮聚合反应为间歇聚合。近年来各公司对PVC树脂间歇悬浮聚合工艺的配方、聚合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断研究和改进,开发出各具特点的工艺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Goodrichg公司)技术、日本信越公司技术、欧洲EVC公司技术,这三大公司的技术在1990年以来世界新增的PVC树脂生产能力中各占大约21%的比例。乳液聚合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基本类似,只是要采用更为大量的乳化剂,并且不是溶于水中而是溶于单体中。这种聚合体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凝聚,从而得到粒径很小的聚合物树脂,一般乳液法生产的PVC树脂的粒径为0.1—0.2mm,悬浮法为20―200mm。引发剂体系与悬浮聚合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含有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体系。干燥方法也设计成可以保持较小的粒径的方式,常常采用一些喷雾干燥剂。由于不可能将乳化剂完全除去,因此用乳液法生产的树脂不能用于生产需要高透明性的制品如包装薄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制品如电线绝缘层。一般来说乳液聚合PVC树脂的价格高于悬浮聚合的树脂,然而需要以液体形式配料的用户使用这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