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教材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一部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注重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教材通过画三角形,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以及撕、拼、折、剪等活动,体验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设计理念: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动手操作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利用学具动手操作,通过撕、拼、折、剪、量等方法得出结论,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亲历了知识的再现。锻炼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2、在获取知识时,我采用“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学习中渗透“转化”思想。3、验证、做题时我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要学会优化方案。4、每一次操作演示,每一道习题解决时,我都会让其他同学问为什么这样做,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建模,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了解数学的严谨,加强思维逻辑能力5、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构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和乐于学习的数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学情简介:本节数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以及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撕、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会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预设目标达到95%)关注韩博硕、曹文远、杨甜雨、段宇轩、张瑞林、杨旭过程与方法:在让学生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让学生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渗透“转化”的思想。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各种三角形、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大家喜欢谜语吗?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名称)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是三角形?(复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谁能说说我们还学过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呢?师:就这么简单的三角形就有这么多的知识,你们说数学知识神奇不神奇?(设计意图:利用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谁知道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种类型?请同学们快速说出三角形的名称。老师出示图片并贴在黑板上。3、情境引入:今天,三角形王国里乱哄哄的,原来钝角三角形说:“你们说咱们是角的时候谁大”?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说你大。钝角三角形说:“角的时候我比锐角、直角大。三角形里我三个角的和肯定也比你们大,所以咱们三角形中我是老大。”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不服气,可是不知道怎样反驳它。今天我们一下小法官,看哪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大。引出课题。(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二、探究新知:(一)三角形内角和的意义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二)猜想:(三)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180°(要有合理性)1、怎样验证你的想法,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1)先分组讨论,(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开展的更加有效些,活动之前的充分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使探究前的准备更加充分。)(2)(如果有学生用测量的方法,老师应该总结。可以课下准备学具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各角的度数量出,这样节省课上时间)师:刚才同学们计算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