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周邦彦想想写莲的诗句有哪些?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词人。仕途不得意,饱尝漂泊的滋味,羁旅愁思成为他的作品的重要题材。他精通音律,曾替朝廷管理音乐,著有《片玉集》,他是继柳永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朴素。走近作者•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燎楫溽窥浦liǎorùkuīpǔjí读准下面的字:诵读训练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在梦中来到了荷花塘。焚烧昨夜的雨荷叶清润而圆风吹,挺立旧时的伙伴荷花塘临近拂晓rù湿热的暑气桨,划船住想我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偷看2.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色彩鲜明,清新自然,从容淡雅。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周邦彦《苏幕遮》赏析赏析上阕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呼:更显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鸟雀在窗外欢呼,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让人想象出檐下之鸟雀跳跃争鸣之状。拟人的手法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赏析上阕2.这首词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荷花的?沉香弥漫,暑气消失(嗅觉触觉),鸟雀活跃(视觉),檐下鸟语(听觉)3.赏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哪些字用得好?“一一”,荷花高低错落,有疏有密,有层次感。“风”,荷花左右摆动。“举”代表向上的力,刻画了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荷花在,夏风吹拂下微微颤动的袅娜姿态,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体现了荷花的勃勃生机。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赏析下阕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故乡之遥,羁旅长安(汴biàn京)之久,联想昔日荡舟的美妙。进京时的壮志已消。仕途不称意、世事无常、官场黑暗,勾起乡愁,思念家乡,产生了矛盾的心理。梦归。由实转虚,梦境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淡淡乡愁得到片刻的满足。“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念家乡朋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反衬的写法。课堂小练笔:学习了《苏幕遮》等写荷花的文章,你也试着写一写你眼中的荷花。荷花有人喜欢芳香的茉莉,有人喜欢艳丽的杜鹃,还有人喜欢傲雪的寒梅,但我却喜欢满身是宝的荷花。夏天,正是荷花盛开、荷叶飘香的季节。你瞧,河面上那一张张荷叶,翠绿,墨绿,颜色不一,光滑油亮。它们挨挨挤挤,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出水老高,还有的卷着卷儿。那高高挺立的荷叶,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张开舞裙。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好似一个个碧玉盘。偶尔几只青蛙跳到荷叶上,溅起水花落在玉盘里滚来滚去。在那一片荷叶的掩盖下,露出了几朵荷花。有的白如玉,有的粉似霞。白的好象少女白嫩的皮肤,又似无暇的白雪。再看粉红的,真不知它是被天边的晚霞映红了脸,还是怕羞。它们可以说是“出污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你看,那打着苞的,真像一位缅腆的小姑娘,不肯向人们露笑脸。半开着的,像一位纯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