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2.能力目标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摒弃在尊重文化多样性问题上的错误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开放的、发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态,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容精神。培养学生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摒弃以西方文化为判断标准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妄自菲薄的心态。【教学重点】面对不同的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教学难点】理解文化存在差异,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的价值。【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共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迁移规律:在教育过程中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体验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活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在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感悟,体验受到教育和启发,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以教师有感情地讲述,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相关知识。【导入新课】方法一:教师: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时代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成了地球村。我们青少年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应具备哪些素质呢?通过上节课的世界文化之旅,我们已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知道了要奏好和谐的文化乐章,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差异。教师提问: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教师:不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方法二:(备选)出示图片:中外友人友好往来学生观看并议论。教师总结:我们已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对待文化差异,我们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新课教学】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板书)开放的胸怀(板书)1.开放的胸怀就是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教师提问: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但怎样与不同的文化和谐共处,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了中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该如何与他们平等相处呢?播放动画:马丽和Mary的故事教师提问:(1)如果你是Mary,会怎么办?(让学生联系自己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中国的女孩,如果处在Mary角色,同朋友吃饭结账时,一定会主动积极地把两个人的账结了,决不会两个人分担。朋友送给的礼物一定当面致谢,但要等到朋友离开之后才把礼物拆开看是什么,并尽量在适当的机会下,回送给对方礼物。)(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Mary的处理方式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的民族性格不同而产生的待人处事的不同方式。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或“坏”来评价Mary的处理方式。作为中国人,不会像Mary那样处理问题,但Mary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自己所在国家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她,她必然会采取自己国家的处理方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她的做法很符合价值取向。)教师提问:有人说,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放意味着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出示图片:七八十年代的穿着打扮教师总结归纳:在今天,开放意味着尊重、理解,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外来文化,吸取其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不是照搬照抄。所以,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要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2.开放的胸怀意味着我们还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教师提问:开放的胸怀还意味着什么呢?播放动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