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主要是把我使用软件之中得出的一些技巧和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都知道,安装算量分三个部分: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其实归纳在电气和给排水里面,现在还增加了智能化部分,但我认为也应属于电气里面的一个分项。但是,用软件算量,和手算也有相同的地方。对于安装算量软件,可能有比我更早接触的,以前当然也是手工计算了,凡是做安装造价的对手算肯定不陌生,也不用我在这里浪费时间讲了,其实电算是一个适应过程,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最终会替代手工操作的。可能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快速计算出工程量,我最初的想法也是这样。打个比方,假如用电算一个工程要四天,手算只要三天,甚至两天,你说我选择那个?其实这种比较不科学,为什么不科学呢?你们想想看,手算是大家熟悉了的操作模式,已经掌握了算量的技巧,电算则才接触,还不知道从何下手,使用起来肯定有难度,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你掌握了电算的技巧,一样也能快速的计算出工程量,就像现在的土建一样,以前土建还停留在手算的时候,刚一推出电算,恐怕使用的人一样觉得不太适应,觉得很慢,但是现在还有那位造价人员在用手工计算,我估计很少很少了。所以安装最终会用电算取代手工操作的。那么我们先分析一下电算和手算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手算是用比例尺或者在电脑上用测量距离的方法量出两点的尺寸或则标高,再在手稿上记录或者输入到excel中,最后统计出量;再说,比例尺量的不一定就完全准确,还有误差,有时比例不对还得换算,比例越大,误差肯定也越大,构件名称一样要写在计算稿上,一样要花时间。电算则是在电脑上布置构件,自动计算出工程量,输出到报表,工程量非常的精确。我们这样来比较一下,你用比例尺量一根管道或者管线的长度,再把它记录在手稿上,最后还要用计算器进行累加,怕加错的话可能还要再加一遍;我用软件布置同样的构件,我布置上去量就出来了,大家认为那个快。还有就是大家在统计像车库之类的灯具或者喷头的时候,手算是不是一个一个的数,可能还会有数漏甚至数多的时候,软件算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几百甚至上千个构件,不外乎就是几秒或者几十秒就能准确的统计出来。软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今天算到那里都可以丢下,明天接着算。手算的时候如果中途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暂时放下了,再次计算的时候还得想想我先是算到那个位置了,现在该从那里着手,如果停留的时间太长,可能自己也想不起来了,又得重复工作,电算就不一样,只要你保存后退出,下次打开就会回到最后一次操作的界面,继续你的工作。并且工程量报表清晰,一目了然,对量也很快,如果对量的双方都用鲁班那就更简单了。我在重庆应鲁班代理商之邀也曾和同行们交流过一次,在交流的时候都说:郑工,你确实用得很熟练,我们也想用软件算量,可就是找不到怎样入门,老是觉得不能得心应手。我就给他们讲,这其实是没有掌握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软件只是一个工具,不能把它当神,要灵活运用,不要把它想得太难,平时多进行实际操作,从实际的使用中自己就会找到一些技巧。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软件公司或者同行,相互多交流,多上鲁班的论坛看看,那里有很多高手,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一样,我现在这样熟练运用也不是从来就这样的,还是经过很多次的操作和摸索,才达到这种程度的。下面我再讲一下我是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直到熟练运用的。记得是去年8月份开始使用的,那是正好是安装2.0版本发布,我去参加发布会,看到这个软件的功能展示。说实话,那时的安装算量还没有现在的功能强大,现在升级了N次了,已经不能和2.0相比了。当时觉得这个软件还可以,就向公司申请买了一个,拿回公司就迫不及待的自己开始用起来了(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迫切的心理),当时也觉得不是很好用。代理商又说很忙,也没有派人来给我安装和讲解,大概有一个月后,浩元公司通知我去参加培训,我也专门请了假去培训,但效果不理想。因为那时我已经独自做完一个工程了,我当时觉得上课的还没有我熟练,下午我就没有参加培训了。说实话,从软件买回来,我就一直琢磨它,天天弄,用它来做工程,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