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广雅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第二课)信息及其特征2教学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难点】:1、了解信息的含义。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六、教学资源:北京申奥成功视频片段,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片段,分别假设学生是“普通学生”,“厂商”,“投资商”,“国家队运动员”,“教师”,“农民”的身份观看这个片段,提问“看过申奥成功的录像后,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有用信号?”任务一:1,根据学生的回答联系申奥录像分析: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使用者)。2)、“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作用影响)。3)、不同的人群对同一信息的不同反应。2,学生任务:分析课本例1,2,3,讨论填表(事例信息分析表)任务二:多角度认识信息:1信息的来源:书籍、客观事物、电视、广播、网络、人……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符合、动画、视频……传播途径:面对面、书报刊、电报电话、音像制品、广播电视、网络等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产生作用:形成印象、产生判断、引起行动、无作用……任务三:从教师讲解这一过程分析:任务四:利用课本的5个事例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学生任务:分析课本练习若干实例,填表(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师总结】:1,信息的含义。2,信息的基本特征。八、教学反思:学生在理解信息基本特征这方面还有缺陷,应该多加事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