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财政改革调研材料*县地处淮北平原,辖19个乡镇、办事处、场。现有人口126万,耕地180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管理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乡镇债务负担过重、财政困难。20*年我县成立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按照“票据统管、采购统办、集中收付、账户统设、预算共编”取消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一切收支账户,乡镇所有预算内收入、非税收入、上缴县级国库,所有支出由县乡镇核算中心根据支出性质按规定办理支出。在不改变乡镇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性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一、乡财县管改革的主要成效有哪些。*县实行“乡财县管”后的主要成效:(一)规范了收入征管,挖掘了收入潜力。实行“乡财县管”,不仅规范了农村税费改革后的税收征管,而且有效遏制乡镇财政支出需求的膨胀,明显减少了乡镇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从根本上治理了乱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同时,通过加强账户、票据的管理,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将“票款同行”、“以票管税(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既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又有效防止了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滥收滥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综合预算,统筹安排乡镇预算内外财力,有效保证了乡镇的基本支出需要。(二)加强了支出管理,确保了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通过实行“乡财县管”,使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在乡镇初步建立了符合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管理框架。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加强了支出管理,规范了支出行为,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支出应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保障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杜绝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实行乡财第1页共9页县管后,在加强支出管理的同时,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乡镇不仅不能随意进人,还对原有的不在编人员进行了清理清退,清退人员财政一律不再供给。(三)有效遏制了乡镇债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乡镇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债务负担太重、窟窿太大。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不能随意举债,有效扎住了乡镇“举债”的口子。改革后,通过彻底清查乡镇债务,对乡镇债务“先刹车、后消肿”,遏制债务膨胀。(四)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在坚持乡镇“三权”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四个管住”,即管住了乡镇乱收费、管住了乡镇乱花钱、管住了乡镇乱进入、管住了乡镇乱举债,从根本上堵塞了收入截留、流失和支出挪用、浪费的漏洞,扎住了乡镇进入和举债的口子,极大地提高了县乡财政管理水平。将改革前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比较低,收入无预算,支出无标准,票据不合规,账户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特别是乡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得以扭转,不仅加强了乡镇财政管理,还规范了村级的财务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目前在财政管理上对乡镇分为哪几类。未实行乡财县管的有哪些乡镇。20*年起,所有乡镇实行乡财县管。在财政管理上对乡镇划分为二类,一类是上解乡镇,一类是补助乡镇。三、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财政所及县(区)财政局相应设置了哪些机构和岗位,其主要职责和相互关系。实行乡财县管后,财政局设置了乡财政股、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农村财政管理局等股室单位,乡镇财政所设置了财政所长(包括指导员、副所长)、税收征管员、财政补贴信息员、乡镇财务结算员、项目资金专管员、乡镇农村经营和村级财务管理员、农村社保信息员等岗位。乡镇财政所及县财政局对应股室相应职责和相互关系是业务上有联系的岗位,如乡镇会计中心设主任、副主任、总预算会计、记账会计、出纳、档案管理等岗位,农村财政管理局设局长、涉农补贴发放、税收征收管理、村级资金管理等岗位。第2页共9页四、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统一设置哪些账户。各类账户的开户行、用途及使用规定。取消了乡镇机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