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近30年高校国防教育演进研究摘要:以CNKI收录的1986—2020年近30年发表的1814篇高校国防教育研究文献题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对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进程、研究力量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党和国家政策导向特点;二是研究机构单一、研究学者持续性和连贯性不足;三是高校国防教育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国防教育研究热点CiteSpace高校中图分类号:E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1-0150-03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人们的保卫国家安全的知识、意志、技能和体魄。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大学生精神品格的双重任务。在高等学校开展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1]本文以文献计量学为学科依托,采用科学计量可视化技术,对我国近30年CNKI文献题录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研究动态演变脉络,分析研究内容特点,总结研究演变发展趋势,为我国国防教育研究提供佐证和借鉴。一、数据选取和处理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数据库。具体检索方法是,以“国防教育”,并含“高校”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为1986—2020年,学科领域为:社会科学Ⅰ辑和社会科学Ⅱ辑,检索时间为2020年11月8日,共有1814篇期刊论文。二、研究工具与原理(一)研究工具本文研究工具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该软件基于引文分析理论和Java平台,吸收借鉴了普赖斯(DerekJohndeSollaPrice)的科学前言理论、博特(Ronald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S.Burt)的结构洞理论,以及科学传播的信息觅食理论。[2]本文在CiteSpace软件中导入筛选和处理过的数据源,网络节点分别选择“作者(Author)”“研究机构(Keyword)”“关键词(Keyword)”,时间跨度(TimeSlicing)为1986—2020年,时间分区(YearsPerSlice)为1年,运行生成共现图谱并展开分析。(二)基本原理共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统计一组词两两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3]共词分析法是主题演化分析中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主题词的频次或共现频次分析,并以此进行主题词间的关联强度分析。词频分析能从词的出现频次角度反映主题词的热门或突变程度,而通过共现频次分析,能够揭示科学知识的微观演化,聚焦学科主题的发展趋势。目前共词分析法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比如科学计量学领域[4]、图书情报领域[5]和经济学领域[6]等,通过分析共词关系和链接强度可以揭示某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三、研究演进基本情况(一)研究进程分析根据发文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近30年的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1)平稳波动阶段(1986—2020)。这一时期发文量相对较少且增长不稳定,其中有12年发文量为个位数,其中2001年4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2001年开始发文量开始有一定的提高。(2)稳定增长阶段(2020—2020)。发文量开始持续大幅度增长。2020年7月,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中国科协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爱中华、奔小康、强国防”国防教育系列活动;2020年12月5日,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施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202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不同程度地推动国防教育及其研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3)理性回归阶段(2020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