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环境问题来源:格瑞贝斯环球财经环境问题分为两类,包括由自然力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即第一类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问题以及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即第二类环境问题。目前人类面临着三大环境问题,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温室效应概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各国普遍发生气候异常的现象,包括1980年夏季亚洲大陆洪水泛滥,印度北方大水淹没2/3的土地,非洲西部的长期干旱使若干地区饥荒遍野。分析造成这些异常气候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全球历年气温的变化、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及大气中CO2的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大气中CO2的含量已成为人类环境恶化的隐忧。全球工业进步带动经济繁荣,生活质量改善,人口加速增长,同时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仍在过度开发地球的天然资源,大规模砍伐森林以取得耕地,大量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取得能源,而上述这些人类活动将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促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地球的大气是由氮、氧及一些微量气体组成,太阳辐射进入地球时,大气层几乎可以让它穿透过去,地球也放出长波辐射,但地球的长波辐射却会遭到大气层中某些微量气体的选择吸收;这些微量气体选择吸收地球的辐射能后会再反射回到地球,因而使大气保存部分辐射能,于是造成地球的温度比其辐射平衡时的温度高。大气中因为有这些微量气体选择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并能够保存部分辐射能,因而可以使地球温度升高,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而会吸收地球长波辐射的气体则称为温室效应气体。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有水汽、一氧化碳、臭氧、甲烷、氮氧化物及氟氡碳化物等。大气中若温室效应气体含量增加,则大气的温室效应即会增强,当然大气保存的能量也随着增加,因而会造成温度上升。地球增温将会对人类造成恶劣影响,根据预测,两极气温的增高会导致格陵兰与南极冰帽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0.2到1.4公尺,海水上升又会淹没沿海低洼地区,陆地将变成茫茫大海,许多城市将被淹没,破坏农地、港湾及交通设施,而居住在海岸线60公里以內的占世界人口1/3的居民将蒙受其害;另外中纬度地区将面临干旱的威胁,许多农业地区将变成沙漠。鉴于温室效应所导致的气候恶化,因此人类应努力改善温室效应。为了缓和气温上升的速率,必须使大气安定化,也就是将大气中CO2的浓度不再继续增加,而达成该目标可实施以下几点方法,包括采取节流措施,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省汽油的消耗量;进行开源研究,包括研究开发洁净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风力、水力、潮汐及氢燃料等,而这些新能源的使用一方面可避免CO2的产生,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另外要阻止现有森林的破坏,同时有计划地造林,大量培养植物,以发挥其净化大气的功能。综上所述,人类只有充分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才能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进一步改善温室效应并达到显著效果。酸雨酸雨是現代大气污染后的一项副产品。地球上,因为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当大气中的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产生弱酸的原因,因此即使在空气沒有受到污染的地区,天空降落的雨水也具有弱酸性质。大气中的弱酸透过降雨作用还会回到地球上来,这种过程称为大气的自净作用。所谓酸雨是指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飘散到大气中,渗入云层,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最后变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而导致的强酸性降雨成干燥粒狀物质下降。酸雨的主要形成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中的硫黃所产生的,产量最多的地方包括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处。此外,山火喷烟的自然现象也会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则是空气中的氮在高温狀态下氧化的产物,或是燃料中的氮化物氧化而产生的,其固定性来源是锅炉、燃烧炉等,而移动性来源是汽机车排放的废气。在大都市里,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密集,因此产生氮氧化物的来源,以移动性来源所占的比率较大。这些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