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广东惠州模拟)据学者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A.工业化成就突出B.生产关系的变革C.城市化进程缓慢D.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选B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招聘、招工属于剥削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公有制成为经济形态的唯一形式,不会出现招聘、招工等类似的语言,这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故选B项;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工业化属于生产力领域的变革,排除A项;城市化进程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与招工、招聘等词语消失无关,排除D项。2.(2019·湖南永州三模)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950~1978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A.民生问题成为国家财政支出关注的重点B.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民营企业成为社会投资主体的趋势加强D.经济建设支出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解析:选D据材料“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表,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进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开展一化三改,此时经济建设支出与社会状况紧密结合,故选D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建设占的比重,而未涉及民生问题,排除A项;依所学可知,1978年以后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而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依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有经济是投资的主体,排除C项。3.(2019·内蒙古包头二模)毛泽东在八大会后说:“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叫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A.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B.动摇了国营经济的主体地位C.纠正了“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影响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A由材料“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叫新经济政策”可知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允许私人经营,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故选A项;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动摇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D项。4.(2019·广东汕尾质监)1952年10月20日,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给斯大林写信称:“中国现在的工业总产值,国营企业已经占到67.3%,私人企业只占7%。……在十年以后,少数资本家可能完全处在社会主义的包围之中。”这表明,中央人民政府()A.构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框架B.认识到私有制无益于国家的建设C.有意借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规划了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解析:选A由“国营企业已经占到67.3%,私人企业只占7%。……在十年以后,少数资本家可能完全处在社会主义的包围之中”可知中央人民政府明确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构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框架,故选A项;“无益于”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材料强调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而非具体的路径,排除D项。5.(2019·山东菏泽一模)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时间1952~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9月10日数据科研项目100项科研项目400项科研成果3406项A.“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B.“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D.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解析:选A表格信息表明,1958年8月1日~9月10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3406项,数据严重失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科技领域的“大跃进”,明显是受当时“左”倾错误泛滥的影响,故选A项;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我国建立独立的工业化体系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与表格时间不符,排除C项;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