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30天之备战高考生物冲刺押题系列非选择题题型解法指导之生态类提分技巧(教师版)从命题思路上看,以某一生态系统案例为背景,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分析和计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计算,物质循环途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知识。一、方法示例典例1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会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解析】(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量往往也越少(2)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的总能量为b,因此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X×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1-X)×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a×X×20%+a×(1-X)×20%×20%=A,因此a=25A/(1+4X)。典例2.如图甲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①该生态系统中人占有个营养级。②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现象。③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2)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c1可表示鲢鱼的,也可表示藻类,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用字母表示)。(3)“某大型湖泊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迅速恶化,请在下图箭头上用+”“或-”表示反馈类型。为减缓其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两点)。【解析】(1)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链中观察人所处的营养级,人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得分技巧本题失分较多的是第(2)“”小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图乙的横坐标能量去向的含义。坐标中藻类四个部分的能量去向之和就是藻类的同化量,鲢鱼四个部分的能量去向之和就是鲢鱼的同化量,也就是藻类同化量中流入鲢鱼体内的部分。典例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如图甲表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单位:×1014kgC•a-1),图乙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在A时期一年中的CO2释放和消耗具体情况(说明:A表示生产者呼吸释放量,B表示分解者呼吸释放量,C表示消费者呼吸释放量,D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的碳在绿色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场所)被固定。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是由绿色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部位)吸收的。(2)分解者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发生在分解者细胞的________或________(部位)。(3)图甲中_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___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