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B.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不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可以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再分液D.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从煤焦油中提取苯酚解析:酚是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构成的化合物,如果羟基与苯环上的侧链碳原子相连,该化合物仍属于醇,A错;酚和醇的官能团相同,但所连的烃基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对;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从而出现分层现象,再分液即可将苯中的苯酚除去,C对;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苯酚等多种物质,它们的沸点不同,可以用分馏的方法提取某一组分,D对。答案:A2.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1mol1molB.3.5mol7molC.3.5mol6molD.6mol7mol解析:1mol白藜芦醇与H2加成反应时需要7molH2,而与Br2反应时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后可生成:上述反应中Br2取代在酚羟基的邻对位上,共需5molBr2,还有1molBr2与CC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3.漆酚是生漆的主要成分,黄色,能溶于有机溶剂中。生漆涂在物体表面,能在空气中干燥转变为黑色漆膜,下列有关其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燃烧,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CO2和H2OB.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解析:从漆酚的结构式看,它具有苯酚和二烯烃或单炔烃(—C15H27)的性质。作为含氧衍生物,可以燃烧生成CO2和H2O;作为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作为苯酚和不饱和烃,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只有D不对。答案:D4.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若皮肤上不慎沾上苯酚,可以用来洗涤的试剂是()A.冷水B.65℃以上的热水C.酒精D.NaOH溶液解析: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很小,洗涤效果不好,65℃以上的热水对皮肤也有一定的伤害,也不宜选用;NaOH溶液本身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更不可选用;苯酚易溶于酒精,因此可以用酒精来洗涤。答案:C5.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C.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D.CH3COCH3分子中的氢原子比CH3CH3分子中的氢原子更容易被卤素原子取代解析:A项,说明苯环对甲基有影响,使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项,是由于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原因,不是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C项,说明苯环对羟基产生影响;D项,说明羰基对甲基产生影响。答案:B6.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CO2气体,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浓硫酸与NaBr晶体共热。下列步骤中最合理的是()A.④⑤③B.⑥①⑤③C.⑥①⑤②D.⑧②⑤③解析:解答本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从水溶液中分离出的苯酚并不是固体,而是乳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分层。所以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不是过滤。苯酚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小,因此,不能直接蒸馏,要先将苯酚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盐类物质苯酚钠,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将乙醇蒸出。剩下的是苯酚钠的水溶液,通入足量的CO2,生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苯酚,再利用分液的方法便可得纯净的苯酚。答案:B7.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的苯环比苯活泼的是()①2+2Na2+H2↑②+3Br2↓+3HBr③+NaOH+H2OA.①③B.只有②C.②③D.①②③解析:反应①不能说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而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反应②说明受羟基影响,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活性增强;反应③说明受苯环影响羟基氢活性增强。答案:B8.下列对有机物A:和B: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是苯酚的同系物B.A与B是同分异构体C.相同物质的量的A、B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氢气量相同D.2mol的A、B分别与1mol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气体量相同解析:A与苯酚的结构不相似,分子中还有醇羟基和羧基,A错;A与B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是同分异构体,B正确;A分子中含有1个醇羟基、1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B分子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