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浙江卷)年高考生物母题全揭秘专题40激素调节【母题来源】浙江卷生物试题31【母题原题】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切除甲状腺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请回答:(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3)分析与讨论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②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______________。答案(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体液调节的识记能力和运用程度,以实验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设计能力,同时检测图文结合能力。【考试方向】注重教材基本知识点体液调节的基础上,针对甲状腺对生物体的作用来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得分要点】了解甲状腺与生物体耗氧量和生物体生长的关系,根据已设计的对照实验,预测结果:甲组小鼠正常,其耗氧量应该稳定不变,体长应该逐渐增长;乙组切除了甲状腺,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耗氧量降低,体长不增长。新陈代谢越旺盛耗氧量越多,切除甲状腺后,小鼠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生长发育受到抑制。1.(·安徽联考)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2.(·保定调研)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切除胰腺和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3.(·河南调研)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4.(·厦门质检)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