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年高考生物母题全揭秘专题33减数分裂与变异之间的联系(安徽卷4)【母题来源】安徽卷生物试题4【母题原题】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变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联会是减数分裂重要的特征之一,本题通过联会相关的知识,考核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试方向】通过联会考核学生对减数分裂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再综合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提升了考核难度,学生必须对本题的知识非常熟悉才能不丢分。属于考核中的难题。【得分要点】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特征。不仅仅局限在对于联会一个概念的理解,还需要对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多个知识综合提升了考核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失分。不过本题为序号题,可以在五个知识中确定某一个或几个,这样又降低了题目的难度,选出最佳答案相对容易了很多。1.(赤峰模拟)在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如果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那么,形成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A.22AA+XXYB.22AA+XXXC.22AA+XXY或22AA+XXXD.22AA+XXY或22AA+XY2.(高考改编)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性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精母细胞产生的为Y、Y。所以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考点】减数分裂异常、染色体变异3.(承德模拟)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母方减Ⅱ中B.母方减Ⅰ中C.父方减Ⅱ中D.父方减Ⅰ中4.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到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为男性.是由母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B.患者为男性.是由父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C.患者为女性。是由母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D.患者为女性。是由父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