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从而解出E、r,因此用电压表、电流表加上一个可变电阻就能测E、r,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若采用此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测几组I和U的数据,分别列出若干组联立方程.求出若干组E和r,最后以E的平均值和r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或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据实验数据描点.此时大致可以看出这些点呈直线分布,如果发现个别明显错误的数据,应该把它剔除.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能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这条直线就能很好地代表U—I关系,这条直线与U轴的交点表示I=0,属于断路的情况,这时的电压U等于电动势,这条直线与I轴的交点表示U=0,属于短路的情况,根据短路电流I短跟电源内阻r、电动势E的关系r=,就可计算出电源的内阻.2.由E=IR+Ir可知,只要能得到I、R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变阻箱、电流表,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3.由E=U+r知,如果能得到U、R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用到的器材是电源、开关、变阻箱、电压表,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4.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答案BD解析选用电表时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和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同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不便于调节.5.为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池、开关、导线配合下列仪器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B.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C.一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D.一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答案AB解析由E=IR+Ir知测E、r用一只电流表测电流,用电阻箱改变外电阻并可读出阻值,只要获得两组I、R数据即可求得E、r,用滑动变阻器无法确定接入电路的电阻,故A正确,C不可行;由E=U+·r知测E、r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可获得两组U、R值求出E、r,故B可行;若用一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不可以,因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无法确定,故D不能达到目的.【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实验原理1.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约为6V,内阻约为0.5Ω,电流表的内阻为0.5Ω,电压表的内阻为6k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当采用的电路是选项中的()答案A解析电流表的内阻与电源的内阻差不多,采用电流表外接法.B图测的实际上是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误差较大,故选A、D图错误,C图无法测出.2.图4是根据某次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的U-I图象,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即E=3.0V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0=0.6AC.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5ΩD.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1Ω答案AD解析由于纵坐标并非从零开始,故横轴截距不是短路电流,内阻r=||=Ω=1Ω.知识点二电路的连接3.如图5所示是测量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所用器材,用实线将它们连成实验电路.图5答案见解析图解析甲首先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右图甲所示.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因为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3V,所以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干电池的允许电流一般在0.5A左右所以电流表应选用0~0.6A的量程;还有一点就是注意开关闭合前,要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尽量大些,保护电流表,以防烧坏.乙方法总结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画出原理图,这是连接实物的依据.(2)先接干路,再接支路,例如本题中电压表可看做支路,因此先把电源、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依顺序连成闭合电路,最后再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到相应的位置.(3)注意电源的正负极、电表的正负接线柱、电表量程的选择以及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合理选用.【方法技巧练】一、实验器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