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初头朗学区中心校刘晓蕊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教学重难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教学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漆黑、小镇、壮胆、犹豫、荒无人烟、无影无踪2、对照大屏幕订正对错.二、导入1、通过填空形式回忆课文内容体会我遇到意外后处境的艰难,做好情感的铺垫。2、默读课文4—11段,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思考:面包店老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态度变化?(1)、全班交流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并说说你在这段里知道了老板的态度是什么样的。(2)、总结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说说态度变化的原因。3、默读课文,找出令面包店老板和你感动的地方,画出词语体会我当时的想法,并在空白处标注令你感动的原因。(1)、读读你画出的句子,说说如何令你感动。体会“我”对五星红旗的尊重和热爱,知道爱自己国家的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2)、带着感情读读你找到的句子。三、总结写作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四、学习方法1、回顾课文内容2、圈点勾画,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3、朗读好词好句,体会感受。五、拓展阅读读《爱国英雄杨靖宇》《华罗庚回国》体会他们的爱国情结。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华罗庚回国:1948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那一年,华罗庚把夫人和孩子们也接到美国团聚,潦倒奔波了半生,这是他第一次过上恬静的生活。然而对于漂泊海外报国无门的游子来说,国外恬静安逸的生活无法抚慰内心时常涌动的报国之情。1949年10月2日,华罗庚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0月1日宣告成立了!华罗庚手捧报纸,欣喜若狂,一遍遍地读着新中国建国大典的消息。新中国的成立使他振奋,他渴望着及早回到祖国的怀抱。华罗庚决定回国的消息,使在美的中国人惊讶,更让美国方面难于理解。美国数学界深刻认识到华罗庚的价值,他们不愿意放华罗庚走,提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试图挽留华罗庚。诸如可以加入美国国籍,增加薪金,建立先进的研究所。伊利诺大学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华罗庚为终身教授。华罗庚丝毫不为所动,他的一颗心早已飞向了大洋彼岸的祖国。于是,1950年2月,他悄然离开了生活4年的西半球,乘上一条不大的邮轮,举家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