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案例兰铁一小刘素菊一、教学设想《丑小鸭》一课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课文由于是删减版,故事情节起伏较大,文章深刻的思想含义学生还是难以体悟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以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兴趣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童话内容,自主感受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幸遭遇和最后成功的喜悦,从中使学生获得阅读成功的愉悦。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感受丑小鸭的可怜和分享丑小鸭变成天鹅时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上节课会认的14个生字,会写的12个字及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善待他人,要互相尊重,要正确认识自己。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待他人,要互相尊重,要正确认识自己。教具准备:1.插图、天鹅图片、音乐。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丑小鸭》。上节课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请你大声地读出来。(认读“我会认”的生字词。)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订正。二、默读思考,提问题:1.默读课文,思考: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学生提问题,教师梳理问题。三、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文,在文中找一找丑小鸭有哪些有众不同的地方?(生找出相关语句,朗读,理解“孤单”的意思。)2.自读课文,独立思考:丑小鸭为什么要离家出走?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3.小组合作讨论:丑小鸭经历了哪些磨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学生读相关语句,指导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可怜,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4.师生共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感受和想法。师:同学们,丑小鸭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种种的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理想,哪一句写了这个意思,找出来读一读。生:“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师:“惊奇”什么意思?“羡慕”你怎样理解?师:丑小鸭这个梦想实现了吗?指名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部分,找出最能反映丑小鸭激动、高兴的句子,把它读好。(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子,指导朗读。)练习用“不是…而是…”说一句话。师: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白天鹅时,他会想些什么?(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想象练习说话)四、激发情感,拓展思维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慨,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些什么?从题目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段话。1.对丑小鸭的哥哥姐姐说……2.对丑小鸭的妈妈说……3.对养鸭的小姑娘说……4.对小鸟及猎狗说5.对农夫说……6.对丑小鸭说……生汇报写话内容,师总结评价。师:你们说的真好,是啊,我们从小要学会善待他人,要互相尊重,还要正确认识自己。五、积累好词佳句:课件出示:“我会学”1.照样子写:暖烘烘又大又丑又又又又又又灰灰的2.日积月累: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把它抄在积累本上。3.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板书设计:28丑小鸭丑—欺负出走—艰难变—天鹅三、案例分析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自主的读和悟,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到了朗读的方法,而且使他们较好地体验了课文的深刻思想含义。在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像,在想像中通过朗读体验文本中角色。如:“大家是怎么对待丑小鸭的?他可怜吗?”在着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理解“羡慕”的含义。“你能体验他的感受么?”然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讨论。这种问题的设计能帮助学生融入情境中,在情景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将自己置于这样的情境中,想象如果自己是丑小鸭,会怎么想,自然也就能体验丑小鸭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