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默写二、练习1、这首诗的作者是,字,朝文学家,哲学家,有“”之称。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感情基调是从到。4、第一联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写出了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遭遇,表达出自己之情。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也给友人以鼓舞。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8、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9、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了。1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遭贬流放的经历。B.颔联写诗人回到故乡听着幽幽笛声而勾起对旧友的怀念。C.颈联写诗人对待世事变迁、仕宦沉浮的达观态度。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赠诗的题意。11、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标题看,这是作者刘禹锡写给好友白居易的回赠之作。B.诗歌借用两个典故把自己对亲朋凋零、世事沧桑的伤感表达得委婉、含蓄。C.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景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D.这首诗感情起伏跌宕,“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忧愤不平之情。1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梦得唐诗豪白居易2、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3、低沉高昂4、凄凉地弃置身被贬后的愤懑不平5、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6、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7、①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8、C9、C10、B(“闻笛赋”是引用晋人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而非作者在故乡所闻)11、D(“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的不是忧愤不平之情,而是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12、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