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王安石点击高考(一)名句默写1.(08年浙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2.(2012年北京)夫夷以近,————,险以远,______。3.(07年天津)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二)文言虚词1、(08年浙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2、(08年福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2012年江西)不出,火且尽。4、(09年天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5、(09年安徽)其孰能讥之乎!学习目标:1、积累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例子。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根据句式特点及语境翻译句子。一、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于是余又叹焉。•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其意义和用法。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舍,名作动,筑舍定居][名,名作动,命名][侧,名作状,从旁边][穷,形作动,走到尽头][见,动作名,见到的景象]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7.火尚足以明也8.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明,形作动,照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谬,使动用法,使……错,弄错。名,名作动,称说,说出][至,动作名,到达的人]三、说明句中加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以故其后名之褒禅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盖音谬也4.则或咎其欲出者5.于是余有叹焉因为,介词是、为,表判断。大概,承接上文,表示推测指示代词,那个陈述句末语气词“了”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9.余于仆碑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自己因为,连词助词,取独介词,对于转折连词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慎取的原因啊。问起它的深度,就(连)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四、语句翻译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达(的人)又更加少了。虚词:以一、作介词用时: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王好战,请以战喻。3、不赂者以赂者丧1、凭借2、用3、因为•二、“以”作连词用时: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4、无物以相之1、表并列2、表修饰3、表原因“因为”4、表目的,“来”三、“以”做动词用1、皆以美于徐公2、贤不必用兮,忠不必以认为任用•四、“以”作组合用时: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1、…的原因,用来…2、没有用来…的办法3、因此4、把…当作,作为练习:1、若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书卷为伴,弃夷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1、认为2、介词,凭3、介词,把4、并列连词5、连词“来”6、连词,表修饰2、畅游书海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吾虽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权贵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之叹。1、连词,来2、介词,把,用3、介词,因为4、介词,在5、介词,把6、动词,任用感悟与积累荀况见微知著,博学参省,善假于物,于锲而不舍中悟志于学之要义;韩愈传道解惑,无贵无贱,不耻相师,于曰师曰生中论好学之精神。苏轼月夜泛舟,畅游赤壁,扣舷而歌,于清风明月中感宇宙之永恒;介甫感于仆碑,怠而憾出,始有叹焉,于幽暗昏惑中参尽其志求深思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