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谈话师:大家或许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这样的情节:一个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身材大约的高度,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那么这些有趣的比还有什么用处呢?比如: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像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实际上就是用这些有趣的比去组成一个个的比例来进行计算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板书课题2、复习(1)、什么叫做比?什么是比值?(2)、怎样求比值?(3)、求比值6:109:151/2:1/36:40.6:0.2二、情境引入1,投影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教师简要叙述国旗的由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组织汇报,3,理解比例的意义。(1),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3),组织汇报交流。(4),小结。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自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教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分别被叫做比例的什么?(学生看书第二页中间内容后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2.4:1.6=60:40└-内项-┘└------外项-------┘师:那下面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比例当中各部分的名称呢?()2、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四、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