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世界营造爱的小屋江汉区天一街小学熊平波接受一个新班,认识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建立了三年级四班亲子空间,为孩子们,也是为自己和家长建造了一个爱的小屋。〈爱的小屋〉是家长,老师与孩子们的三维沟通空间,每天我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每天一刻钟的交流,每天都有发现,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爱与被爱的感觉。吴间申是一个不声不响,有点内秀的男孩,他在写话中记叙一件因做教室卫生让来接他的妈妈在校门口等他的事,我看到了他的懂事孝顺,于是在写话本上写到:你是个心思细腻又善良的孩子,真不错,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你!没想到他竟然又回复:谢谢老师的夸奖,我没有老师说的那么好,但是我会努力做到老师说的那样。我被这可爱的孩子感动了,于是我提笔再再回复:老师相信你!孩子的妈妈很是欣慰,也写了对孩子肯定与激励的话语。的确,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有一个方式,那就是爱。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读懂孩子,同时还要读懂他的家长,走进孩子的成长环境。陈俊言在写话本上写自己‘失踪的钢笔一事’,家长借此发表自己的困惑: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反复叮嘱也没用,真没办法。看到家长的焦虑,我写下这样一句话:慢慢来,相信孩子。既是安抚家长不要焦虑,也是写给孩子鞭策他,没想到还真有效果。梁好写了一件关于班上部分同学没做英语家庭作业被老师批评一事,还写了自己的感悟,结果家长评语:语句罗嗦,字没写好。我连忙补充:能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懂得观察与思考,真不错!孩子得到了肯定不再那么沮丧,也知道了努力多方向。通过这些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发展,那么做家长的也应该明白这一点。有些家长急功近利,没有教育方法,我通过三维沟通方式,随时更正或弥补这一缺陷。让家长孩子共同成长。每当我面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知道孩子们其实什么都知1道,什么都懂。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每一次走进孩子的心灵,我都会被深深震撼。看看孩子写给老师的信,抒发对老师的爱,看看那些稚嫩的话语,总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原来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通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原来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于是,我对家长说:孩子犯了错,应该进行正面的批评教育,讲明道理,让他们知道错在哪,怎样做才对。可千万别忘了,在孩子承认了错误的同时,投以微笑投以鼓励。这样,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一个很好很可爱的老师,很可爱的爸爸妈妈。于是,我经常对自己说:进入孩子的角色,并对孩子投以真诚的微笑,你就是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所以老师,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每天对孩子灿烂的微笑,给孩子一个好心情给自己一个好心情,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在快乐中度过!让我们畅游在爱的小屋,共同探讨,相互学习,配合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健康的孩子,做一个智慧的家长,做一个幸福的教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