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自读自悟)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2.认识6个生字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说谜语:2、(出示挂图)这就是葫芦,可爱吗,喜欢吗?在古代时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还种了一棵葫芦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3、看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生读文前提示。2、自由阅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读书动笔,圈圈画画)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更好。4、图文对照,观察图画对照相应的课文。三、自读自悟,理解主题。1、出示自学提示,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交流、探究。(1)把两幅图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仔细读课文)(2)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3)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2、全班汇报,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教师准备两幅葫芦的幻灯片,适时运用)1/23、拓展课文,引出寓意。(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训练(教师出示幻灯片):①()这个人没有关注葫芦的生长过程,()没有能够得到葫芦。(因为.....所以......)②请你们也来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2)怎样做才能得到葫芦?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4、搭建平台,进行展示。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拓展。如:读、画、演等。四、识字任务,寓于游戏。1、出示生字卡片,(1)学生认读、同桌间说记字方法。(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3)生互读、小组开火车赛读。2、识字游戏:摘苹果。五、联系生活,感悟道理。1、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怎样解决的?2、教师出示:无论做什么事,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做好,因为每一个小的环节处理的不好,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