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导学案主备:李奎审核:编号:502使用时间:2012、12、5【学习目标】1、积累课后生字词2、分角色朗读,梳理课文情节,从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3、能领会文中待人处事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和父母沟通。【学习重难点】1、品味文中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法指导】分角色朗读法,通过朗读对人物语气、神态、动作的揣摩来把握人物形象。圈点标注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了解“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2、文学小常识从表达方式上来讲,《羚羊木雕》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主要分为、、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犄()角怦()藏()刀脸颊()攥()着抹()眼泪4、解释下列词语自作主张:形影不离:满不在乎:仗义:5、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本文以为线索,描写了一场家庭冲突,冲突的起因是,冲突的双方是,冲突的焦点是,冲突的结果是。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二、课堂研讨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人物形象。(注意分配好角色:旁白、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要求:落落大方,语气连贯,语调符合人物性格。分小组演读后请大家评议。2、再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人物描写的重点词句,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描写,试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3、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4、我对朋友反悔了,能不能全怪我?5、课文作者倾向谁,持什么观点?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组讨论)6、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小组讨论)7、、学了文章后,我们可以分别从父母和“我”身上汲取什么教训?三、巩固延伸1、课文中有一段关于“我”与万芳间友谊历史和交往的叙述,从这段文字中,表现出万芳的什么性格特点?这段文字去掉行吗?为什么?2、阅读课文后三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打寒战的原因是什么?写月光冷冷的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2)“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眼泪”?(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含义是什么?(4)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吧,咱俩还是好朋友……”如果是你,你此时想些什么呢?请描绘你的心理活动。(不超30字)(5)末尾两段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什么?3、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羚羊木雕》练习题1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答:2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答::3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课文以为线索,围绕“追回木雕——()——()”展开情节。4文中插叙了哪三件事?有什么作用?答:5课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里的三件事,请概括这三件事的主要内容。答:6在27段之前,写出“我”心理活动。答:7你怎么看待文中父母的做法。答:8从文中“我”送“羚羊木雕”这件事上,你可吸取什么教训,才能避免与父母发生矛盾。答:9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答:10、仿写例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仿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