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答题纸2页,作文纸2页,24道小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请同学们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时只收答题纸。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卡上(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拮据(jié)比较(jiǎo)恪尽职守(kè)B.庇护(bì)陨落(yǔn)胚芽(pēi)锲而不舍(qiè)C.强迫(qiǎnɡ)提防(tí)愕然(è)惩恶扬善(chénɡ)D.分泌(mì)汲取(jí)诘难(jié)根深蒂固(dì)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A.太空行走与人们在地面上行走不能相(提、题)并论,其困难程度超乎常人想象,需要诸多技术保障。“提”有“指出或举出”的意思,“题”有“写上”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题”。B.民间剪纸艺术展上的作品让参观者初看赏心(阅、悦)目,细品寓意深刻。“阅”有“看”的意思,“悦”有“愉快、高兴”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悦”。C.聪明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得到的,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必(须、需)要做到勤奋刻苦。“须”有“必得,应当”的意思,“需”有“需要”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需”。D.李清照的词作,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惋)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3.在学校举办的课本剧展示中,我班语文课代表所扮演《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他的表演,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还通过夸张的动作、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来融进自己独到的理解。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想用一个成语来赞扬他的演出,你觉得下面的成语合适的一项是A.叹为观止B.独具匠心C.栩栩如生D.略胜一筹4.作文评改课上,老师让大家分小组对一位同学的作文中划线部分语句进行修改,同学们提出了四中修改意见,你觉得最合适的一项是()月亮缓缓地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迅速流淌开来,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不是月亮而是积雪。A.迅速向下涌动B.迅速漫延开来C.慢慢向下涌动D.慢慢漫延开来5.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是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B.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C.他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路就在他脚下延伸。”D.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困难?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清晨,我被鸟儿们唤醒了。它们在互相比试着歌喉,欢迎从闹市来的不速之客。近处炊烟袅袅,远处湖光潋滟。我们不忍心辜负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未及吃早饭,就急切地扑上山坡,扑进果园,扑向茶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晨曦中,棵棵茶树抽新芽,片片绿叶现晶莹。看了眼前的情景,你难道还会怀疑茶叶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宝物吗?A.文段中用“欢迎”等词语,赋予鸟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鸟儿欢快鸣叫的情景。B.文段中用“扑……”的排比句式,写出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急切心情。C.文段中用“棵棵……”“片片……”的对偶句式,写出了晨曦中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茶叶由衷地赞美和感叹。二、填空(8)7.默写(5分)①蒹葭萋萋,。(《诗经蒹葭》)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才经过艰苦磨炼的益处是:,。8.名著阅读(3分)《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事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