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下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反映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2.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4.下边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可能包括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民主德国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下列各项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事实的有①柏林墙的修建②越南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④朝鲜半岛分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说: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A.德国B.中国C.苏联D.英国8.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A.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B.为了抗衡美苏C.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D.为摆脱美国的控制9.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最初的实践是A.成立北约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组建欧洲联盟D.成立欧共体10.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一体化发展②政治联合加强③法德实现和解④民族矛盾消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1951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对日媾和是一种‘和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不威胁别国的安全。”美国这一政策A.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肇始B.承认了美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C.有利于提高战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D.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1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13.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14.右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A.法国强调密切欧洲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