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云南的歌会教案VIP免费

云南的歌会教案_第1页
1/2
云南的歌会教案_第2页
2/2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三、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软件、视频投影仪等。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同学们,刚才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那你还知道其他什么民歌吗?(学生回答)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今天我们就走进云南,去听听云南的歌会。(二)资料链接1、关于云南的民歌2、关于作者沈从文(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解决生字词。①正音。②释义。2、学生朗读课文,读完思考: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共描绘了哪几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歌会场面?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点拨: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金满斗会——民歌传承。3、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总起全文(1)山野对歌(2~3)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2~5)山路漫歌(4)金满斗会(5)(四)研读文本,重点探讨。朗读课文2—5段,合作探讨课文描写的这三个场面在侧重点、写法上有什么不同?1、学生先明确:三个场面分别侧重写了人、景物、场面。提示:三种歌会如何进行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2、第一组展示成果:①如何描写人物:文中对云南的女子进行动作、神态、外貌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②作用: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③集体朗读2~3段。3、学习环境描写,第二组展示成果。①如何描写环境:学生勾画出好词好句,与同学分享,并且能够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赏析好词好句,如: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的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②作用(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③齐读第4段。4、学习场面描写,第三组展示成果。①如何描写场面: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②作用:突出了它的场面盛况空前、人数多、时间长等特点,表明了“金满斗会”的难得,人们对它的珍视。③齐读第5段。(五)拓展延伸同学们,以上是我们的云南民族文化之旅,那接下来让我们去别处走走,再看看其他地方民族的民风民俗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六)课堂小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吧!(七)布置作业记一次家乡民俗活动。500字左右(八)板书设计云南的歌会沈从文山野对歌——人物热爱民俗山路漫歌——环境热爱人生金满斗会——场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云南的歌会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