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切实根据新课标精神,提倡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营造赏识理念下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感悟,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发挥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科利亚怎样把木匣挖出来的过程,明白他能够挖出的原因,学习其爱动脑筋的精神。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仍然”、“果然”的词义,会区分并能应用。4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明白其中的道理,能结合自身实际简单谈点认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科利亚开始没有挖出木匣后来又挖到的原因,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意思。2区分“仍然”和“果然”的词义,并能口头造句。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今日我们继续学习《科利亚的木匣》。(齐读课题两遍)孩子们,前面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聪慧可爱的科利亚,他做了件什么事呀?(把自己心爱的小玩意装进了一个木匣,并且埋在了土里。)他为什么要埋呢?(模仿妈妈)复习学过的句子,后来他们的木匣怎样了呢?今日就来了解吧。二学习新课,读中感悟。1学习4、5自然段(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和同桌沟通。生答:他们在喀山生活了4年;科上了小学会数到100多了;法西斯抢走了东西,房子还在。(齐读)2学习6——12自然段(1)妈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指名读6、7段)妈妈怎么挖出木匣的?(走了30步)这说明什么?书上的句子回答(算术真有用)因为她没有随便埋,所以还能找到。齐读7自然段,读出什么语气?(兴奋)(2)科利亚当初模仿妈妈埋的木匣。那他又怎么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女生读8自然段)他挖到了吗?(没有)齐读,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着急)读完了,你觉得哪个词特别能表现这种着急呢?(仍然)什么意思呀?(情况保持不变)说明他怎么也挖不到木匣。(齐读最后一句)指名用“仍然”口头造句。同桌互说。(3)小伙伴见了是怎么说的?(男生读)妈妈说算术真有用,可科利亚却没挖大家笑他,他放弃了吗?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读10自然段。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怎样(分析问题,动脑筋)分角色读9、10段,体会不同的态度。(4)师范读11自然段。用笔勾出表现他动脑筋的词句,思考他分析了什么?指名读——齐读,可以看出什么?他非常专注的思考问题。他为什么会“突然笑起来”?(他一下子把事情想通了)齐读他说的话,看看有没有道理?指名复述,请学生表演(证实个子不同,步子不同的道理)这段说明科利亚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有感情齐读。(5)那么事实到底如何了?他真的挖到了木匣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书上的话回答(12自然段)哪个词告诉我们科利亚说的没错呢?(果然)什么意思?(事实如预料的一样)谁能用这个词口头说话?指名说(同桌互说)要和前面的“仍然”区别(指名说词义)齐读12段,科利亚真聪慧呀!(6)学习13自然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齐读你明白了什么?(小组沟通2分钟)汇报:A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B周围一切在发生变化。C要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孩子们,我们原来学过一个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要随情势的变化而变化。还记得吗?(《刻舟求剑》)对。我们的科利亚不但挖出了木匣还得到了启示,我想你们也很棒,现在我们来采访一下,谁也像他一样从生活的事情中得到过“情况变化,方法要变”启示呢?(同桌沟通)(指名说)小结:生活就像一本大书,时时给我们以启迪,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和感悟!齐读13自然段。会背的起立背。三巩固全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有感情齐读全文。指名复述主要内容2.总结:孩子们,科利亚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信任大家也一样,让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