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2、找出小弗朗士的思想情感变化及其原因3、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4、找出人们上最后一课的反应,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1、找出小弗朗士的思想情感变化及其原因2、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3、找出人们上最后一课的反应,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1、找出小弗朗士的思想情感变化及其原因2、找出人们上最后一课的反应,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普法战争:1870—1871年法国与普鲁士王国的战争,法国战败。这篇课文就是在普法战争背景之下写的。(一)理清情节1—6段:写小弗朗士上学途中的见闻和感受7—10段:上课前教室内的情景17—23段:最后一课的上课情景24—29段:最后一课下课时的情景(二)分析人物1、根据各部分情节,小弗朗士在上课前以及上课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这些事使他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小弗朗士有什么形象变化?小弗朗士事件上学路上害怕老师责备,想要逃学去玩耍。课室内气氛严肃,后排坐着镇上的人得知是最后一课,课上背书背不出来韩麦尔先生耐心讲解法语,表达亡国之痛思想情感幼稚、贪玩吃惊、诧异难过、懊悔理解、悲痛形象变化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热爱法语、爱学习、理解老师、热爱祖国2、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着装:正式——————敬爱祖国语言:严肃、柔和、耐心———爱国神态:留念、悲痛—————爱国动作:写上“法兰西万岁”——爱国(三)深入理解1、除了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其他人最后一课是什么反应?明确:肃静、专心、激动、珍惜2、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明确: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也意味着是祖国语言的告别课,因为战争今后将失去祖国的庇护。他们的上课反应体现了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3、“最后一课”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本意是指最后一节法语课,在课文中是指对祖国语言的告别课,表达了受异国压制的悲痛以及对祖国深沉的爱。(四)品析语言“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在操练”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普鲁士入侵法国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2、渲染了……气氛3、烘托人物的形象、心情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深化主题(五)课堂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见闻与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崇高的品质,真实放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国压制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六)布置作业做练习册第7课的习题。(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