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分布在地球上?各种存在形式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是多少?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2.理解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重点)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思考:地球上的水体是怎样组成的?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及其数量和分布气态固态液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数量最大,分布次之)2.地球上水体的空间分布(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2)陆地水:包括_______、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水量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_。(3)大气水96.53%3.47%河流水全球水液态淡水人类可利用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当务之急。【学与用】3.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思考:图中河流可能有哪几种补给方式?(1)河流水与湖泊水的互补关系丰水期枯水期洞庭湖长江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长江洞庭湖(2)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潜水面时,地下潜水补给河流。(3)河流水与雨水的补给关系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2)依据径流量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且可靠。【点拨】(1)依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典题训练】下图实线表示某河流一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径流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高山冰雪融水2.若该河径流量年内变化曲线转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时,则该流域可能发生的现象有()①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②观测站下游修建了水库③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④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选A,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分析该河流流量主要与雨水呈正相关。第2题,河流由图中实线变为虚线,流量变化幅度变小,故可能在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或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思考: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类型有哪些?它的存在有哪些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发生的领域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它发生的领域有:_________________,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陆地内循环凝结降水蒸发海上内循环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与人为因素有关?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人类活动影响环节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植树造林修梯田及平整土地地表径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下渗【想一想】3.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3)使地表物质得以转移,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典题训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海区(填字母)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形成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2)A为水循环中的____,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海陆间循环C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以及水量平衡太阳重力【解析】图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不断补充陆地水,调节海陆间热量和水量的平衡。大陆架地区由于海水较浅,光热较好,入海河流常带来大量无机盐,使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固态液态气态海洋陆地大气存在形态存在空间自然界的水循环类型环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