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3、在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活动准备:1、自制卡片式图谱、彩虹两个、小雨点4中各两个。2、幼儿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活动过程:一、发声游戏1、用声音吹气球la和lu。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发声游戏,老师今天买了很多气球,我拿了一个我喜欢的红色的气球,你听:la~la~la~。我们一起来试试看。2、用手势表示音符的长短。可是老师买的气球质量太差,一吹就破,你听:la~拍手,la~拍手。我们一起来吹吹看。二、学习副歌部分1、教师:小朋友你见过彩虹吗?你听,哪里的彩虹会唱歌?(出示彩虹图谱),教师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2、教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随乐演唱)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教师:这是小雨点,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他们跳舞的时候回发出什么声音呢?4、教师引导幼儿将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连一起来唱一唱。三、完整学唱歌曲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2、教师:那问号唱的是什么?仔细听哦。3、幼儿跟随教师范唱歌曲前半段。4、幼儿跟随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1、教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合适的图案贴在“?”处。3、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2设计思路: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活动目标: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2、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像,创作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活动准备:1、雨后带幼儿观察彩虹,“彩虹图片”2、幼儿用书,纸。3、水彩笔、绘画纸。活动过程:1、我们都知道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会议讨论见过的彩虹。请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请幼儿说出彩虹的颜色,它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2、夏天下雨的时候会打雷,闪电,这样的雨叫什么雨?3、雷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什么?是否每次雷阵雨过后都会有彩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对吗?如果太阳不出来,能看到彩虹吗?小结: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所以,雨过天晴就能看到彩虹。4、观看彩色图片。引导幼儿从彩虹的外形、颜色等欣赏。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案篇3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画面,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有阅读的兴趣。2、愿意帮助他人,感受关切之心的重要。活动准备《两条彩虹》的教学课件。活动过程1、解读封面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你们想看吗?请仔细看看书得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彩虹、鲜花、熊)彩虹、鲜花、熊奶奶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看吧!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1)出示第2面,引导观察。熊奶奶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温度计、毛巾、药、脸红红的)我们小朋友也生过病,生病的感觉怎么样?现在,熊奶奶就很难受,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要有人陪)(2)出示3—5面,体验关切之情。谁会来看熊奶奶呢?教师放PPT,让幼儿回忆,第一个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