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主备:王玉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及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掌握半命题作文写作的一般规律。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知识精讲:1、概念诠释:半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已经命出的起限制作用的半个题,一部分是用“______”或“×”等符号表示应填的半个题,这部分要求考生自己根据所选题材自行填充,所以半命题作文具有开放性与限制性兼具的特点。所谓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未命定的半题上,考生可在已命半题提示的范围内,根据各人的爱好特长与生活经验,去选择自己最拿手的题材,从而确定未命的半题。所谓限制性,主要体现在已命出的半题上。有的限制主题,有的限制文章内容,有的限制人称。二、写作指导:如何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1、半命题作文的题目结构形式:(1)命前半题:如《,让生活更美好》2009年浙江金华市中考作文题,《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2)命后半题:如《走近》2005年湖北省黄冈中考作文题《藏在心中的》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3)命中间部分:如《这里风光好》2009年四川眉山市中考作文题,《生活因而精彩》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4)命首尾部分:《有一种叫》2009年北京燕山市中考作文题,《是》2006年湖北仙桃市中考作文题。2、写作点拨: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3、审题:有的题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如《启示了我》(2006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的“启示”就提示我们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给了“我”什么启示、怎样启示了“我”。有的题目,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如《在迎接的日子里》(200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就规定了取材的时间范围是在迎接某某的日子里,而不是其他时间。4、补全题目常用方法:(1).避生就熟,如“《坦然看》”题目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写起来不容易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2.)化大为小,比如“《告别》”(2006年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3)运用修辞手法,如“《是》”(2006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拟题为“《心愿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就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4)运用组合,如“《沐浴在》”这个作文题.有考生就将英语单词组合于题目中成“《沐浴在English中》新颖别致。再如,“《的背后》”(2006年湖北仙桃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运用组合的方法.以“《2>5的背后》”为题,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令人拍案叫绝。三、中考典例精析:1、(2010·陕西)作文考题:________来了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思路点拨】从题目的设置看,是半命题作文,这样既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材自由度,充分发挥写作水平,又有一定的限制。从题目本身来看,“________来了”的半命题作文较为贴近生活,有较大的选材空间,有话可说,但是所填词语必须注意从小处入手,文章内容必须紧扣“来了”一词。考生可以写亲情、友情等有生活体验的文章,如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把题目补充为“中考来了”“离别来了”“幸福来了”等,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此命题完全符合大纲在此方面的要求。学生还可以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触发内心感受,净化心灵、提升认识,可以体现考生深刻的思想境界,如《春天来了》《冬雪来了》等以景为题的文章也不失为好的立意,易出好文章。还可以创新出奇,写其他立意的文章。总而言之,题目要具体,内容要言之有物,思想要积极、健康就不失为佳作。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自己所填的一半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