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协同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3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依托,彼此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现代教育体系。家庭、幼儿园、社区3方合作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家庭、幼儿园、社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幼儿与多方面的互动,真正做到“从儿童出发,以儿童发展为本。”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已形成当代教育的格局,家长是教育的丰富资源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关键词】: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性一、协同教育理论概述“协同教育”理论是协同学在教育领域应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教育理论。人类社会的三大教育系统分别是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但也会产生系统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当某一教育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教育系统,与该系统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该教育系统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协同教育。二、幼儿园开展协同教育的必要性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教师应该不断地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告诉幼儿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够好。激励做的好的幼儿继续保持并在班级中发扬自己的并树立榜样。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观察幼儿是了解幼儿的基础,了解幼儿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幼儿的发展体现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发展,这几个方面既相互独立也相互依存,有益于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学前教育很复杂,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家庭或社区一方面能够胜任的,必定需要三方面的协同合作,才能形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出学前教育的整体功能一些学前教育发达国家都提倡幼儿园要重视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以便丰富幼儿对自己、他人、对社会的认识。我们要关注幼儿的社会学习,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所以关注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原因所不可代替的。(一)突破幼儿园单一式教育的瓶颈近期、我园已开展了小班“串珠比赛”、中班“看图讲述”、大班“看图讲述小黄莺歌唱”等活动,我最棒“大苹果”也成为家园共育展示的舞台。分别以年段来进行活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椅子在操场上围坐成半圆“U”型,虽然只是年段活动,但小朋友们兴奋而又期待的表情足以让这场比赛进行地有声有色,比赛过程中,简单的两张桌子就给孩子搭建了一个靓丽的舞台,台上的孩子尽情绽放,台下的孩子呐喊不断。这次比赛我们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李奥情小朋友获得了“小黄莺歌唱比赛的一等奖”、金汉杰,毛兴盛小朋友分别获得了年段看图讲述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为自己争光也为大二班这个集体获得了荣誉,从这次比赛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很强。通过这次活动我认为幼儿园应多举办这些小型而有意义的比赛。我园以创新的思路开展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活动,展示活动时,根据幼儿所学的儿歌、歌曲、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进行节目表演,展示自己的特长。我们也可以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主题活动,通过幼儿、家长及老师一起动手,制作合作画或手工。收集一些鞋盒盖、饼干盒、等废旧盒,邀请了家长们一起来园进行亲子手工制作,大家一起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造型,然后在走道展出。在活动中应该如何提供适宜环境,让孩子们在自主选择中与同伴尽情展示、交流,从而加深对展示活动的带来的自信和快乐的享受。带着这个问题,随机“展示”小舞台应运而生,我们可以在表演区设了一个展示的小舞台,放一个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