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快乐参与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快乐体育”已经凸现出它独有的魅力。它将死板的、固定模式的体育教学转变到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上来,既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又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展现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现代体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想学、敢学、会学、乐学,尽情享受快乐体育,真正实现快乐学习。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想上体育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1.布置新颖的活动场地。体育课前,教师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安排布置活动场地。别具一格的场地布置既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场地、设备、器材的合理选择与精心布置,使学生感到教学场地的优美、新鲜,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引发蠢蠢欲动之心。比如在学习障碍跑的课前,教师除了进行一般的场地布置外,还用跳高架横吊了几个健身圈,学生见了,都觉得新奇,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舍得在场地的布置上下功夫,动脑筋,力求实用、新颖。2.设计适宜的活动情景。创设一种适宜的自然情景,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在怡然自乐的情感中学习。特别是低年级的体育教学,更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与一些熟悉有趣的童话、故事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青蛙跳时,创设一个“青蛙与害虫”的故事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不仅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同时对“青蛙跳”的要点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3.安排有趣的活动内容。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趣味性的内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传统的球类运动一直不被低年级学生所喜爱。原因是球好滚动,(而且一般的体育课用的都是成人用的球,比较大)不容易被控制,而在体育课上玩球肯定要有良好的控球能力。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我将体育课上通常用的篮球换成儿童玩具篮球。另外,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球类游戏,如:看谁端得稳、看谁滚得远、看谁拍得高、看谁拍得快、看谁拍得多等等,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玩篮球,控制篮球,学生对球类游戏的生疏感慢慢消失,逐渐对球类产生了兴趣。4.开展激烈的竞技比赛。有竞争,才有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比赛也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通过组与组之间、生与生之间的较量使学生在超越自我、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达到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二、分层递进,因材施教,让学生敢上体育以前的体育课,常常会有人欢喜有人忧。每节课都搞达标训练,跑、跳、投样样都要过关。对于体能较好的同学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小事一桩;可对于身体素质差点儿的同学来说真是活受罪。拼了命,最后可能还是不达标。结果强者越练越强,弱者越来越弱。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学中,教师在做好集中指导的同时,必须加强区别对待,以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一般要求下,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进技术动作时,针对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纠正方法。1.技能指标由易到难。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训练项目都是有不同层次要求的,其内含的技能指标有所不同,学生的训练强度也有所区别。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设训练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训练,使体育技能在训练中得到逐步提高。2.不同学生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学中做统一要求,势必会让部分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望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