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入课堂有感吴春利当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大部分学生喜欢唱歌,却唱不好歌,甚至说根本就不喜欢唱教材上的歌曲,而是特别钟爱那些流行歌曲。流行歌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它包含着当代学生的的社会观。歌词也往往透露着生活的哲理。青少年一代,容易把自己的烦恼、快乐、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音乐之中。所以说,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有很多流行歌曲的内容并不适合青少年听,是成人述说爱情的歌曲,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更应该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影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就应该让学生接触。因此,作为现代的音乐教师有义务成为现代音乐的传播者和引导者。然而我们如何去传播和引导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正确面对中学生“流行潮”现象学生爱音乐,可为什么一上音乐课就无精打采?为什么一唱到教材上的歌曲就毫无感情?为什么上欣赏课就像美美地睡一觉儿?也许音乐教师在埋怨教材如何的糟糕?学生是如何的没有品位……音乐教师出于延续传统音乐文化的考虑,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等传递给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低于身边的音乐很感兴趣,对新的音乐形式有很强的倾向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很明显的感觉到中学生的这种“流行潮”现象。有一次我在初二八班上音乐欣赏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京剧的欣赏。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它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清除的。于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找了几位名家表演的京剧视频满以为孩子们得非常喜欢,没想到包拯刚一上场就听到有一位同学说:“听不懂,换流行歌吧!”“就是,还是流行歌曲带劲”“……”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乱哄哄的。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如果你们能认真投入地欣赏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京剧唱段,老师答应教给你们很多好听的流行歌曲。”“好!”同学们齐声叫好,教室里马上静了下来。我认真细致地介绍了京剧的起源,代表剧目、行当分类及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等,又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播放了几段京剧名家的唱段。一开始,学生们好有些听不进去,到后来,学生们渐渐的听的入了迷。课后许多学生都说:“老师,京剧真好听,我们下节课在欣赏京剧吧!”我说:“老师答应你们的是一定做到,下节课我领你们学习、欣赏京歌。”学生们听了个个笑逐颜开。第二节课我真的找了几首流行、好听的京歌,让学生欣赏、学唱,课堂效果出奇的好。还有一次我在班里组织小组之间的唱歌比赛,刚开始比赛,刚唱完一首教材上的歌曲就有一位同学说:“老师,可以唱自己喜欢唱的歌吗?”等我回答又有几位同学随声附和,我说:“当然可以。”同学们马上来了精神,都拿出自己抄的歌曲争着要唱。结果唱的大多都是流行歌曲,而且有几个学生还唱的像模像样,非常的投入。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并且还在课堂上唱了一首《爱的奉献》,让学生不仅会唱,而且要学会发现流行歌曲的美。二、引导学生选择欣赏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是一种情绪化的音乐类型,流行歌曲中绝大部分以抒情为主要内容,能和青少年产生心灵共振,对中学生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学校音乐教育,导致有些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然而他们喜欢的歌曲内容大多与爱情有关,情绪有些消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欣赏优秀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中也有经典之作,我们要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健康向上的歌曲,比如:《心愿》、《常回家看看》、。《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天亮了》、《月牙泉》、《相亲相爱》、《明天会更好》《超越梦想》、《相信自己》、《雄心壮志》、《奔跑》、《水手》、隐形的翅膀》、《我的未来不是梦》、《天路》、《真心英雄》、《我是中国人》、《北京欢迎你》、《感恩的心》、《我相信》、《祝你平安》、《同桌的你》、等这些作品格调高雅、情感真挚朴实感人,能与学生心灵相通,长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坚强意志。在汶川地震之际,我及时给同学们带来孙楠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