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信息技术解决了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浚县教师进修学校张九海中国有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世界历史更为浩瀚无比。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进修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薄薄的一本教师教学用书是远远不够的。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即可以使历史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的表现教学内容;又可以改变以单一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历史视野,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一、“一言堂”转变为“大观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利用多媒体技术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就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动态的文字,动感的画面以及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解说,一幅幅历史画面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可以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如在讲红军长征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充分利用历史地图,采用路线方向的移动、区域颜色闪烁、变色、图片、视频短片的插入等演示方式,使死地图变活。有时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兴趣很高。对于现代的初中生来讲,用老一套的方法讲述他们熟悉的东西,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克服了这一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课堂改革的目的。二、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优化历史课的教学随着教学教材的改革,现行历史教材删减了许多内容,同时补充了新知识。为了让学生把握历史的线索,老师往往会增加一部分课外知识。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一方面要教授新东西,另一方面还要补充旧知识,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压力。遇到这种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信息技术代以媒体应用于教学,可以增加容量,扩充知识,有效地调控教学。三、运用广博的网上资源,,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生动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可在教师提供的教学网址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一课时,课前安排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并针对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搜集到了图片、视频短片、民间故事等资料,我协助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进行上展示,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更通过同学们搜集、思考、讨论,充分利用眼、耳、脑、嘴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而学会了学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重温了历史、拓展了视野,更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多媒体教学能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握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史鉴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改革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愿众多同仁共同探索,使之更加科学、完善,让我们一起来共同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