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VIP免费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_第1页
1/14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_第2页
2/14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_第3页
3/14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序号健康知识页码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2急性支气管炎33小儿肺炎44支气管哮喘55新生儿黄疸6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7如何预防输液室患儿跌倒88小儿输液的健康教育99发热宝宝的家庭护理1010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生病1111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212小儿发热的观察和护理1313住院部温馨提示1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炎症,90%由病毒引起。轻症患儿表现为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轻咳、不同程度的发热。重者畏寒、高热、头痛、无力,甚至高热惊厥。健康教育:1、饮食:给予清淡、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2、休息: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4、高热者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年长儿童可用温盐水漱口,做好皮肤护理,勤换内衣。5、用药指导:抗感染治疗,向患儿家属讲解相关抗炎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服用的注意事项。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多见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一般无气促和发绀,喘息性支气管炎除外。健康教育1、休息: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环境要安静、整洁,室内空气清新。2、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可予负压吸痰,清理呼吸道。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应多饮水,勤变换体位,必要时予超声雾化,或用手多叩击胸背部协助排痰。4、氧疗:出现呼吸急促或气憋,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5、积极防治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小儿肺炎肺炎是因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病原体多由呼吸道入侵,也可经血行入肺。好发于秋冬两季。一般上感数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不一)、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啰音。严重者呈点头样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其它系统受累表现。健康教育1、饮食:少量多餐,多吃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流质为主。2、休息:高热期应卧床休息,并发心衰者,需严格卧床休息。3、保持居室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4、指导患儿休息,经常翻身及更换体位,教会家长帮助患儿有效咳嗽、拍背协助排痰方法。5、教会家属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和神志变化的方法,如呼吸突然加快、面色苍白或发绀、鼻翼煽动、神情淡漠或烦躁不安,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就诊。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病因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和环境。诱因因素是吸入或食入变应原,如尘螨、各种花粉、屋尘、皮毛、冷空气、煤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用支气管扩张剂不能缓解,为哮喘持续状态。健康教育及指导1、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食用诱导发病的食物、鱼虾等。2、休息:急性期应限制活动,缓解期间可适当参加活动。3、体位:采取使肺部扩张的体位,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4、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哮喘缓解情况。5、介绍呼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6、指导家长给患儿正确用药。7、增强患儿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8、避免接触过敏原,除去各种诱发因素。9、教会患儿及家长根据患儿自身表现进行病情监测,及时就诊。10、教会患儿及家长选用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正确、安全用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及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表现为皮肤发黄、厌食、呕吐、体重不增、尿色深黄、有时反应差、拒奶等。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考虑为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60mg/L。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0mg/L。...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科健康知识宣传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